首页 > 药材 > z
紫茉莉根

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紫茉莉根的相关记录

拼音Zǐ Mò Lì Gēn

别名入地老鼠、花粉头(《岭南采药录》),水粉头(《修订增补天宝本草》),粉子头、胭脂花头(《四川中药志》)。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块根。秋、冬挖取块根,洗净泥沙,晒干。

原形态紫茉莉(《草花谱》),又名:胭脂花(《草花谱》),团花(《盛京通志》),野茉莉、粉豆花(《植物名实图考》),丁香、粉孩儿、未时花、胭脂水粉、水粉子花、长春花

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地区有栽培。

化学成分根含氨基酸、有机酸及大量淀粉。花含多种甜菜黄素等黄色素。

药理作用根含树脂,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花在晚上吐出浓郁的香气,可麻醉及驱除蚊虫。

性味甘苦,平。

功能主治利尿,泻热,活血散瘀。治淋浊,带下,肺劳吐血,痈疽发背,急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淋浊、白带:白花紫茉莉根一至二两(去皮,洗净,切片),茯苓三至五钱。水煎,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里面关于紫茉莉根的相关记录

拼音Zǐ Mò Lì Gēn

别名白花参、粉果根、入地老鼠、花粉头、水粉头、粉子头、胭脂花头、白粉根、白粉角

出处1.《花镜》:紫茉莉,本不甚高,但婆娑而蔓衍易生。结实颇繁,春间下子即生。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根。

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壮,圆锥形或纺锤形,肉质,表面棕褐色,里面白色,粉质。茎直立,多分枝,圆柱形,节膨大。叶对生;有长柄,下部叶柄超过叶片的一半,上部叶近无柄;叶片纸质,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3-10cm,宽3-5cm,先端锐尖,基部截形或稍心形,全缘。花1至数朵,顶生,集成聚伞花序;每花基部有一萼状总苞,绿色,5裂;花两性,单被,红色、粉红色、白色或黄色,花被简圆柱状,长4-5cm,上部扩大呈喇叭形,5浅裂,平展;雄蕊5-6,花丝细长,与花被等长或稍长;雌蕊1,子房上位,卵圆形,花柱单1,细长线形,柱头头状,微裂。瘦果,近球形,长约5mm,熟时黑色,有细棱,为宿存苞片所包。花期7-9月,果期9-10月。(图1)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水沟边、房前屋后墙脚下或庭园中,常栽培。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环境,在略有荫蔽处生长更好,不耐寒。不择土壤,但以肥沃、深厚的夹沙土或油沙土为好。

性状性状鉴别 很长圆锥形或圆柱形,有的压扁,有的可见支根,长5-10cm,直径1.5-5cm。表面灰黄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基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可见环纹。经蒸煮者断面角质样。无臭,味淡,有刺喉感。

化学成分紫茉莉根含蛋白质[1],豆甾醇(stigmasterol)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2]。

药理作用本植物报所含树脂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1]。根的酸性水浸液静脉注射,可使麻醉兔血压升高;其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2]。由本植物根中提取的蛋白部分有抗病毒作用[3]。紫茉莉抗病毒蛋白(mirabilis antiviral protein, MAP)是一种核糖体灭活蛋白,有抗病毒及蛋白合成抑制作用,此外 MAP对妊娠小鼠有堕胎作用,对肿瘤细胞有抗增生作用[4]。

性味甘;淡;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活血。主热淋;白浊;水肿;赤白带下;关节肿痛;痈疮肿毒;乳痈;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复方①治淋浊、 白带: 白花紫茉莉根一至二两(去皮,洗净,切片),茯苓三至五钱。水煎,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②治白带: 白胭脂花根一两,白木槿五钱,白芍五钱。炖肉吃。(《贵阳民间药草》)③治红崩: 红胭脂花根二两,红冠花根一两,头晕药一两,兔耳风五钱。炖猪脚吃。(《贵阳民间药草》)④治急性关节炎: 鲜紫茉莉根三两。水煎服。体热加豆腐,体寒加猪脚。(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⑤治痈疽背疮: 紫茉莉鲜根一株。去皮洗净,加红糖少许,共捣烂,敷患处,日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各家论述1.《纲目拾遗》:去风,活血。治乳痈,白浊。

摘录《中华本草》

上一篇:紫茎
下一篇:紫茉莉子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