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乌头附子尖的相关记录
拼音Wū Tóu Fù Zǐ Jiān
别名川乌头尖(《养生必用方》),附子尖(《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川乌尖(《澹寮方》)。
出处《纲目》
来源为川乌头或附子上的尖角。
原形态参见"川乌头"及"附子"条。
功能主治吐风痰,祛寒止痛。治癫痫,痰厥,小儿慢惊、脐风,寒疝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或煎汤。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虚人及阴虚阳盛者忌服。
复方①吐风痰癫痫:乌头附子尖,为末,茶服半钱。(《纲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乌头附子尖的相关记录
拼音Wū Tóu Fù Zǐ Jiān
英文名tip of Common Monkshood, root or tip of Prepared Lateral, root of Common Monkshood
别名川乌头尖、附子尖、川乌尖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母根(乌头)或子根(附子)上的尖角。
原形态乌头,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块根通常2个连生,纺锤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的侧根(子根)甚肥大,直径达5cm。茎直立或稍倾斜,下部光滑无毛,上部散生贴伏柔毛。叶互生,革质,有柄;叶片卵圆形,宽5-12cm,3裂几达基部,两侧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菱状楔形,先端再3浅裂,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总状圆锥花序,花序轴有贴伏的柔毛;萼片5,蓝紫色,外被微柔毛,上萼片盔形,长15-18mm,宽约20mm,侧萼片近圆形;花瓣2,无毛;雄蕊多数,花丝下半部扩张成宽线形的翅;心皮3-5个,离生,密被灰黄色的短绒毛。蓇葖果长圆形,具横脉,花柱宿存,芒尖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草坡或灌木丛中。
性味辛;热;有毒
归经肝;肺;胃经
功能主治吐风痰;祛寒止痛。主癫痫;痰劂;小儿慢惊;脐风;寒疝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或煎汤。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虚人及阴虚阳盛者忌服。
各家论述1.《纲目》:乌附用尖,亦取其锐气直达病所尔,无他义也。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