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獭皮毛的相关记录
拼音Tǎ Pí Máo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的皮毛。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水癊病,煮汁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里面关于獭皮毛的相关记录
拼音Tǎ Pí Máo
英文名Otter skin and fur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水獭、江獭、小爪水獭的皮毛。
原形态1.体细长呈圆筒状,长60-80cm,体重2-7.5kg;雄较雌大。头部宽而稍扁,吻端短粗,须粗硬,鼻垫小,眼小,耳小而圆。四肢粗短,趾间具蹼。爪短、侧扁而尖锐;下额中央有数根短的硬须;在前肢腕垫后面有较短的刚毛数根。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全身毛短而密,有光泽。上唇白色,颊两侧及颈下为污白色。腹毛较长呈栗棕色,余者毛色为棕褐色或咖啡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河流、湖泊、水透明度较大、水生植物较少而鱼类较多处。具夜行性,以各种鱼类为食。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水利;解毒;止血。主水饮;痔疮;烧烫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烧灰研末,3-6g。外用:适量,烧灰撒。
各家论述《本草拾遗》:主水YIN病,煮法服。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