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材 > s
水苋菜

以下是《全国中草药汇编》里面关于苋菜的相关记录

图片水苋菜 水苋菜

拼音Shuǐ Xiàn Cài

别名马桑水豆瓣、肉矮陀陀

来源千屈菜节节草属植物圆叶节节菜Rotala rotundifola (Buch.-Ham.)Koehne,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肺热咳嗽,痢疾,黄疸型肝炎,尿路感染;外用治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备注(1)云南思茅以本品作调经活血药,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取得一定疗效,如配茜草、益母草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水苋菜的相关记录

拼音Shuǐ Xiàn Cài

别名水泉(《陆川本草》),水瓜子菜、红眼猫(《南宁市药物志》),水马桑(《贵阳民间药草》),肉矮陀陀(《贵州民间药物》),水指甲、水串(《四川中药志》),水豆瓣、红格草(《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出处《草木便方》

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圆叶节节菜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下部伏地生根,常成丛。茎高5~30厘米,秃净,微带红色。叶对生,无柄或具短柄,圆形、倒卵形至阔矩圆形,长5~10毫米,全缘。花极小,长不及2毫米,近无柄而单生于苞片内,为顶生、稠密的穗状花序,此花序1~3个,长1~4厘米;苞片(即花叶)卵形或矩圆形,长约与花等;萼管钟形,裂齿4,三角形,短尖;花瓣4,倒卵形,淡紫红色,长约为萼齿的2倍;雄蕊4;雌蕊1,子房球形而微扁,花柱短,紫色,柱头头状。蒴果椭圆形,长甚于宽。花期4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水田中、池沼或极潮湿地方。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区。

化学成分含酚类、氨基酸、黄酮甙。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热痢,水臌,淋病,痛经,痔疮,牙龈肿痛,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水撒病:水苋菜一两,石菖蒲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水苋菜的相关记录

拼音Shuǐ Xiàn Cài

别名仙桃草、结筋草(《湖南药物志》),细叶水苋(《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水苋菜全草。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7~30厘米,全体无毛。茎直立,有4棱,常多分枝。叶对生或稍近对生,披针形、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长1.5~5厘米,宽0.2~1.2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狭成短柄或无柄。聚伞花序腋生,具短梗,有密集的花;苞片小,条状钻形;花萼钟形,长约1毫米,萼齿4,正三角形;无花瓣;雄蕊4枚,生于近萼筒中部,与花萼裂片等长或较短;子房球形,花柱长约为子房之半,约0.4毫米。蒴果球形,紫红色,直径1~1.5毫米,在中部以上不规则的盖裂;种子多数,细小,近三角形。

生境分部生长在田间、路边潮湿处。分布于云南、华南至秦岭地区。

性味《湖南药物志》:"苦涩,微寒。"

功能主治①《湖南药物志》:"消瘀,止血,接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内伤吐血:水苋菜二钱,瓜子莲三钱。水煎服,每日服三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里面关于水苋菜的相关记录

拼音Shuǐ Xiàn Cài

英文名Herb of Common Ammannia,all-grass of Common Ammannia

别名仙桃草、结筋草、水灵丹、节节花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水苋菜的全草。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无毛,高10-50cm。茎直立,多分枝,带淡紫色,稍呈4棱,有狭翅。叶近于无柄;生于下部的对生,生于上部或侧枝上的略成互生;叶片长椭圆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生于茎上部的长达7cm,生于侧枝上的较小,长6-15mm,宽3-5mm,先端短汪或钝形,基部渐狭,侧脉不明显。聚伞花序腋生,花较必集,花梗长1.5mm,几无总花梗,花极小,绿色或淡紫色;花萼蕾期钟形,萼齿4,正三角形,果期半球形,包围蒴果下半部;通常无花瓣;雄蕊通常4,贴生于萼筒中部,与花萼裂片等长或较短;子房球形,花柱极短或无花柱。蒴果球形,紫红色,直径1-1.5mm,中部以上不规则周裂。种子多数,极小,的三角形,黑色。花期8-10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潮湿地及水田中。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怕干旱。以向阳、土壤肥沃的潮湿畲地种植为宜。

化学成分果实中含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三十二烷醇(dotriacontanol),1,30-三十烷二醇(1,30-triacontanediol)和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叶中除含上述三种成分外,还含有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和槲皮素(quercetin)。根中含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和羽扇豆醇(lrpeol)[1]。

性味味苦;涩;微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除湿解毒。主跌打损伤;内外伤出血;骨折;风湿痹痛;蛇咬伤;痈疮肿毒;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浸酒;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1.《湖南药物志》:消瘀,止血,接骨。

摘录《中华本草》

上一篇:水苎麻
下一篇:水芹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