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石首鱼鲞的相关记录
拼音Shí Shǒu Yú Xiǎnɡ
别名白鲞(《尔雅翼》),鲞鱼(《纲目》)。
出处《食疗本草》
来源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的干制品。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石首鱼"条。
性味《本草汇言》:"味甘,气平,无毒。"
归经《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经。"
功能主治开胃、消食,健脾,补虚。治食积腹胀,泻痢。
复方治蜈蚣咬伤:白鲞皮贴之。(《集成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里面关于石首鱼鲞的相关记录
拼音Shí Shǒu Yú Xiǎnɡ
英文名dried Large Yellow Croaker or dried Small Yellow croaker
别名白鲞、鲞鱼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的干制品。
原形态1.大黄鱼,体侧扁,一般体长为40-50cm,大者长达75cm。头较大,具发达粘液腔。吻钝尖,有4个吻孔。眼中大,侧上位,眼间隔圆凸。口前位,宽阔而斜,下颌稍突出牙细尖,上凳牙多行,外行牙稍扩大;下颌牙2行,内行牙较大。颏部具4个不明显小孔。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鳃盖骨后端有一扁棘,鳃孔大,鳃耙(8-9)+(16-18),细张。头部和体的前部被圆鳞;后部被栉鳞。侧线鳞56-58(8-9/8)。背鳍鳍条部及臀鳍鳍膜上被小圆鳞。体侧下部各鳞片均有一金黄色皮腺体。背鳍Ⅷ-Ⅸ,Ⅰ-31-34,连续,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臀鳍Ⅱ-8,第2鳍棘较长。胸鳍15-17。尾鳍楔形。鳔大,前端圆形,两侧具侧枝31-33对,每一侧枝最后分出的前后两小支等长,且互相平行。耳石梨形。体背面和上侧面黄褐色,唇橘红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腹面金黄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为暖温性回游鱼类。栖息于60m以内近海的中下层。喜集群,食性广,主要摄食小型鱼类、节肢类等动物。能发声,生殖期更盛。一生能多次产卵,产卵场均在河口附近或岛屿、内湾近岸浅清洁工我。产卵期分春秋二季。怀卵量一般为20万-50万粒,卵浮性,球形,很1.19-1.55mm,有无色油球1个。秋冬随水温下降。鱼群向南回游越冬。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健脾补虚;开胃消食;解毒止痢。主病后体虚;食欲不振;食积腹胀;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00g。
各家论述1.《纲目》:陆文量《菽园杂记》云,痢疾最忌油腻生冷,惟白鲞宜食,此说与《本草》主下痢相合。盖鲞饮咸水而性不热,且无脂不腻,故无热中之患,而消食理肠胃也。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