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蜀漆的相关记录
拼音Shǔ Qī
别名鸡屎草、鸭屎草(《日华子本草》)。
出处《本经》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常山"条。
生境分部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南。此外,湖北、广西亦产。
性状干燥嫩枝,圆柱形,细弱,叶多皱缩,枯褐色或棕绿色,完整的叶椭圆形、广披针形或长方状倒卵形,先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光滑无毛。体轻而薄,质脆易碎。嗅之有特殊的闷气,味微苦。以无者梗、叶大不破碎,味浓者为佳。
化学成分参见"常山"条。
性味苦辛,温,有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足厥阴经。"
功能主治除痰,截疟,消症瘕积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研末。
注意凡正气虚弱,久病体弱者慎服。
复方①治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匕。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金匮要略》蜀漆散)
各家论述①《本经逢原》:"蜀漆,即常山之苗,故《本经》治疟,及咳逆寒热,积聚蛊毒,功效与之相类。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里面关于蜀漆的相关记录
拼音Shǔ Qī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Antifebrile Dichroa
别名鸡尿草、鸭尿草、七叶
出处出自1.《吴普本草》:蜀漆如漆叶,蓝青相似,五月采。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嫩枝叶。
原形态常山 灌木,高1-2m。小枝绿色,常带紫色,无毛,或稀被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5-2cm;叶形变化大,通常椭圆形、长圆形、倒卵状椭圆形,稀为披针形,长5-10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密的锯齿或细锯齿;中脉上面凹陷,侧脉弯拱向上。伞房花序圆锥形;顶生,有梗;花蓝色或青紫色;花萼倒圆锥状,萼齿4-7;花瓣4-7,近肉质,花时反卷;雄蕊10-20,半数与花瓣对生,花丝扁平;子房下位,花柱5(4-6),初时基部合生。浆果蓝色,有多数种子。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200m的林缘、沟边、湿润的山地。
栽培1.气候土壤: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忌高温。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腐殖质多的砂质壤土为宜。
性状1.性状鉴别 嫩枝圆柱,细弱,有纵皱纹。叶皱缩破碎,褐绿色或黄褐色,完整者展平后,叶片呈椭圆形、广披针形或长方状倒卵形,长5-17cm,宽1-6cm,先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两面疏被短或光滑无毛,叶柄长1-2cm。多嗅有特殊闷气,味微苦。
性味味苦;辛;性温;有毒
归经阴经
功能主治除痰;截疟。主症瘕积聚,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未。
注意1.凡正气虚弱,久病体弱者慎服。
复方①治疟多寒者,名曰牝疟: 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杆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巴。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巴。(《金医要略》蜀漆散)②治小儿暴惊,卒死中恶: 蜀漆(炒)二钱,左顾牡蛎一钱二分。浆水煎服,当吐痰而愈。 (《纲目》千金汤)
各家论述1.《本经》: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涵坚痞结,积聚邪气 。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