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秋海棠根的相关记录
拼音Qiū Hǎi Tánɡ Gēn
别名一口血(《分类草药性》),金线吊葫芦(《贵州民间方药集》),红白二丸、岩丸子、大红袍(《陕西中草药》)。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为秋海棠种植物秋海棠的根。
性味①《贵州草药》:"性平,味酸涩。"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血,清热。治跌打损伤,吐血、咯血,痢疾,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淋浊,喉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1~2钱。外用:捣汁含漱或研末撒敷。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伤后吐血:秋海棠根一钱,研成细末,用酒吞服。(《贵州民间方药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里面关于秋海棠根的相关记录
拼音Qiū Hǎi Tá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Evans Begonia
别名一口血、金线吊葫芦、红白二丸、岩丸子。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根。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通常80cm。地下具球形块茎。茎直立粗壮,多分枝,光滑,节部膨大。叶腋间生珠芽;叶互生,叶柄长5-12cm;托叶披针形;叶片斜卵形,长8-20cm,宽6-18cm,先端尖,基部偏斜。两面生细刺毛,叶下面和叶柄部带紫红色,边缘有细尖牙齿。花单性,粉红以,直径2.5-3.5cm;雌雄同株,成腋生的叉壮聚伞花序;雄药被片4,外2片圆形较大,雄蕊多数,聚成头状,花丝成1总柄,花药黄色,雌花被片5,在内的较小,雌蕊1,由3心皮分生,子房下位,花柱3歧,柱头扭曲状。蒴果长1.5-3cm,上有3翅,其中1翅通常较大。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化学成分块茎含秋海棠皂甙(begonin)[1]。
性味味酸;涩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清热利湿。主跌打损伤;吐血、咯血;衄血;刀伤出血;崩漏;血瘀经闭;月经不调;带下;淋浊;泻痢;胃痛;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煎汤9-15g;或研末,每次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或捣汁含濑。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吐血,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