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材 > l
亮菌

以下是《全国中草药汇编》里面关于亮菌的相关记录

拼音Liànɡ Jūn

别名蜜环菌、假蜜环蕈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亮菌Clitocybe tabescens (Scop. ex Fr.)Bres. [Armiooarialla tabescens Scop. ex Fr.]。

生境分部分布于江苏。

炮制现已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培养,从培养物中提取分离得一种新的香豆素化合物——假蜜环菌甲素。制成注射剂供用。(原菌株采自发光柳树朽木)

功能主治抗菌消炎。主治胆囊炎,肝炎。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亮菌的相关记录

拼音Liànɡ Jūn

出处江苏《医学科学研究学术报告资料选编》

来源白蘑科真菌假蜜环菌菌丝体。人工培养。民间也有采挖生有假蜜环菌苗丝体的腐朽树根或树桩供用。

原形态子实体丛生,不发荧光。菌盖初呈扁半球形,后渐平展,宽3~6厘米,蜜黄色,有平伏毛状小鳞片。菌褶延生,浅蜜黄色,不等长,稍稀。菌柄杏仁黄色,基部色较深,上部稍细,纤维质,内部松软,有平伏毛状鳞片,渐变光滑。抱子广椭圆形,光滑,无色,7.2~8.4x5~6.5微米。菌丝体在培养基上初生时白色,在暗处发出浅蓝色荧光。老化后转变为黄棕色至棕褐色,不发光。具发达的根状菌索。

生境分部生于阔叶树的基部或桩上,子实体可食。分布河北、四川、安徽、江苏、浙江。

化学成分含假蜜环菌甲素、乙素、丙素及甘露醇。

功能主治治胆囊炎、肝炎、阑尾炎、中耳炎等。

用法用量煎剂:每次50毫升,一日三次;片剂:每次10片,每日三次。

临床应用①治胆囊炎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里面关于亮菌的相关记录

拼音Liànɡ Jūn

别名假蜜环菌、易逝杯伞、青杠钻、光菌、发光小蜜环菌

出处出自江苏《医学科学研究学术报告资料选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发光假蜜环菌丝体。

原形态菌盖宽3-8cm,扁半球形,后渐平展,中部钝;盖面不粘,蜜黄色或黄褐色,老后锈褐色,往往中部色深,有纤毛状鳞片;盖缘有的时稍上翘。菌肉白或带乳黄色。菌褶延生,较窄,幅窄,不等长,白色至污白色或稍带淡肉粉色。菌杯长3-12cm,粗0.3-1cm,近等粗,上部污白色,中部以下灰褐色至黑褐色,常扭曲。有平状丝状纤毛,内部松软,后中空。孢子宽椭圆形至近卵圆形,平滑,无色,(8-10)μm×(5-7)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的桩上或树干的根部和基部,丛生。

栽培1.生物学特性 亮菌是兼性腐生真菌,寄生于柳树朽木上,属中温性真菌,菌丝体在28℃温度条件下茂密地生长,子实体在20℃左右温度下分化生长。好气、菌丝体发光。

性状性状鉴别 菌丝体白色或黄棕色至棕褐色。菌索发达。白色菌丝体在暗处发浅蓝色荧光。

化学成分发光假蜜环菌培养液中含假蜜环菌素(armil-larisin) A、B、C,甘露醇(mannitol),另外,还含有亮菌多糖ATM、AT-HW、AT-AL。子实体含甘油(glycerol),葡萄糖(glucose),海藻糖(trehalose),赤藓醇(erythritol)等。

药理作用1.抗肿瘤作用: 由亮菌菌丝用热水抽提、醇沉、去蛋白、透析得到的白色粉末ATM3,对动物半体内抑瘤率为81%,体内抑瘤率对小鼠肉瘤S180为26.6%,对小鼠艾氏腹水癌(HAC)为37.7%。从子实体中分离得到两种多糖:AT-HW(热水提取物)和AT一AL(碱性提取物)分别以每只300μg/天腹腔注射,连续5天,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小鼠碳廓清试验,AT-HW10mg/kg腹腔注射,可显着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AT-HW每只300μg/天和AT-AL每只300μg/天,100μg/天腹腔注射,连续3天,可显着提高小鼠腹腔渗出细胞,这两种多糖在小鼠体内以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主要是通过提高酸性磷酸酶活性,显着提高葡萄糖消耗及可轻微增加巨噬细胞产生的超氧化离子(SOA)所致。

性味苦;性寒

归经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急慢性胆囊炎;胆道感染;肝炎;阑尾炎;中耳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研末,1.5-3g。

临床应用1.治胆囊炎:治疗急、慢性胆囊炎778例,疗程急性病例15天,慢性病例 l-2月。有效率93.7%,治愈率10.66%。通过26例胆囊造影复查,其中15例浓缩及排空功能恢复正常;2例浓缩功能好转;6例功能仍不正常;胆囊造影不显影者,治疗后3例显影。服法同用法与用量项。

摘录《中华本草》

上一篇:六叶龙胆
下一篇:两面刺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