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鳅

鱼鳅

鱼鳅和泥鳅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鱼鳅在《滇南本草》里就已经记载过,为鳅科动物泥鳅、花鳅、大鳞泥鳅的全体为鳅科动物泥鳅的肉或全体。在中医上认为具有补益脾肾、利水、解毒的功效和作用。

鱼鳅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鱼鳅具有补益脾肾、利水、解毒的功效。对脾虚泻痢;热病口渴;消渴;小儿盗汗水肿;小便不利;阳事不举;病毒性肝炎;痔疮;疔疮;皮肤瘙痒都有良好的作用。

鱼鳅具有补中益气、利尿除湿。用于急、慢性传染性肝炎、水肿、皮肤搔痒、痔疮下坠。的功效。主要作用为用于急、慢性传染性肝炎、水肿、皮肤搔痒、痔疮下坠。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食用鱼鳅对一、《本草求真》:入脾、《本草撮要》:入手太有好处,味道有点甜味甘,属于性味平和的一味中药材鱼鳅内服,煮食,100-250克,或烧存性,将本味中药材做成丸剂或者散剂使用,每次6-10克。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适量本味中药材,烧存性,将药材磨成粉末状,加水调成糊状,涂抹与患处,或生品捣烂药材敷于患处。可以临床应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取活泥鳅放清水中养1天,使其肠内容物排净,然后用干燥箱烘干(温度100℃为宜研粉,每次10克,日服3次。治疗40例,24例自觉症状消失,肝脾肿大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3例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肝缘在肋下0.5~1厘米以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麝浊1单位以下、麝絮+、脑絮++);3例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肝缘在肋下1~2厘米以内,肝功能改善;5例无效。曾将20例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分两组对照观察,结果泥鳅粉治疗组7例临床治愈,平均治愈天数为25.8天;保肝疗法对照组4例临床治愈,平均治愈天数38天。泥鳅粉对促使黄疸消退及转氨酶下降,比较明显,尤以急性肝炎更为显著;对肝功能其他项目的恢复,也较一般保肝药物治疗为快;对迁延型和慢性肝炎的肝功能也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

概况

生境分部栖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中,喜居于静水底层。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采收储藏

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原始形态

体细长,长约15厘米,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尖,吻部向前突出。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软,具有细皱纹和小突起,眼小。须5对;吻须1对,上下颌须各2对,吻须和上颌须之长均与吻长相等,下颌须外侧的1对其长为上颌须长的1/2,而为内侧1对的2倍。鳞极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侧线鳞150左右,头部无鳞。背鳍Ⅱ7,无硬刺,起点在腹靖之前或相对。臀鳍Ⅱ5-6,起点在背鳍末端之后。腹鳍短小。尾鳍圆形,尾柄上下边缘向外扩展。体背及两侧灰黑色,体部、头部和各鳍上均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黑点,其它各鳍灰白色。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

上一篇:白符
下一篇:脆水绵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