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碗棵
打碗棵和猫眼草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打碗棵在《河北中药手册》里就已经记载过,为大戟科植物猫眼草的全草为大戟科植物猫眼草的全草。在中医上认为具有镇咳、祛痰、散结、逐水、拔毒、杀虫的功效和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打碗棵为含有毒性较强中药材,食用需要咨询医师。
打碗棵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打碗棵具有镇咳、祛痰、散结、逐水、拔毒、杀虫的功效。对痰饮咳喘;水肿;瘰疬;疥癣;无名肿毒都有良好的作用。
打碗棵具有利尿消肿、拔毒止痒。用于四肢浮肿、小便不利、疟疾;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疮癣搔痒。的功效。主要作用为用于四肢浮肿、小便不利、疟疾;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疮癣搔痒。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食用打碗棵对肺、肝有好处,味道较苦,凉。有毒的中药材,切勿自行食用打碗棵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适量本味中药材,熬成膏状使用外敷于患处或将药材磨成粉末状,加水调成糊状,涂抹与患处。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本味药材用量在3-9克,或将本味中药材做成丸剂或者散剂使用剂。食用举例:治颈淋巴结结核已破成管:猫眼草煎熬成膏,适量外敷患处。可以临床应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剂型与用法:㈠片剂:每片含猫眼草生药0.25克,每次6片,日服3次,20天为一疗程;或用猫眼草(去根、葶苈子、沙参等分研末,不加辅助剂,制成0.5克片剂。每次4片,日服3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均为7~10天。㈡注射液:30%及80%注射液每次肌注4毫升,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50%注射液,每日肌注2毫升,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0天。疗效:通过545例临床观察,各种剂型的近期控制率,单味片剂为72.7%,复方片剂为68.9%,注射剂为20~62男。副作用: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思睡、胃口不适等,不影响继续治疗。
概况
生境分部生长山坡路旁。分布河北、内蒙古、山西、新疆、东北等地。
采收储藏
夏季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原始形态
猫眼草,又名:耳叶大戟、细叶猫眼草。
多年生草本,高30余厘米。茎细而圆,自基部分枝,内含白色乳汁。单叶互生;叶片线形,长3厘米许,宽不及3毫米,先端稍尖或钝,基部渐细成一不明显的短柄,全缘。杯状聚伞花序顶生;花枝3次分枝;苞叶卵状三角形或阔三角形,总苞2片,形圆;子房3室,花柱3,分离,顶端2浅裂。蒴果三棱状球形,径约2毫米,表面黄色。种子矩圆状卵圆形,黄色。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长20-40厘米。茎呈圆柱形、直径2-3毫米;表面黄绿色、基部呈紫红色、具纵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无柄、叶片狭长形、易脱落往往皱缩、长2.5-5厘米、宽2-3毫米。茎上部的分枝处有的叶轮生。花序顶生或中药材植株生长于上部叶腋、多歧聚伞花序、基部的叶状苞片呈半月形至三角状肾形。蒴果三棱状卵圆形、光滑、气特异、味淡。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壁较平直、未见气孔;下表皮细胞壁略是波状弯曲、气孔多数、不定式。
茎的表面观:表皮细胞类长方形、长条形、纵向延长、气孔多数。
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长方形细胞、纵向延长。皮层细胞大小不一、卵圆形、长方形、切向延长;中柱鞘纤维束排列呈1轮、于韧皮部外侧、每个纤维群由10余个至20多个纤维组成;木质部由导管、木薄壁细胞、木纤维组成、导管较大而稀少;木射线细胞l-3列、狭长而小。随部薄壁细胞圆形;中央全为空隙。
备注
一,乳浆草Euphorbia esula L.全草亦作猫眼草入药。
二,用此药外敷能拔出疮内脓水,待疮口干净后,即可停敷,改用生肌长肉药。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