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舌骨

白舌骨

白舌骨和三白草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白舌骨在《唐本草》里就已经记载过,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的地上部分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的全草。在中医上认为具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的功效和作用,在食用白舌骨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性较大性较大的人群是不能食用本品药材的

白舌骨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白舌骨具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的功效。对热淋;血淋;水肿;脚气;黄疸;痢疾;带下;痈肿疮毒;湿疹;蛇咬伤都有良好的作用。

白舌骨具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主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白带;外用治疔疮脓肿、皮肤湿疹、毒蛇咬伤。的功效。主要作用为主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白带;外用治疔疮脓肿、皮肤湿疹、毒蛇咬伤。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食用白舌骨对肺、膀胱有好处,味道有点甜味甘,辛,寒性较大白舌骨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本味药材用量在10-30克,鲜品倍量。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于患处,或捣汁饮。如果干品较多也可以自行储藏,置凉干燥处。

禁忌

《中华本草》

脾胃虚寒者忌服

概况

生境分部生长在沟旁、沼泽等低湿低湿及近水的地方。分布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

采收储藏

中药材四季均可采,以夏秋季为宜,收取地上部分,洗净,晒干。采收后就可以炮制药材了,继续了解白舌骨炮制方法,本味中药材洗净、阴干、切段、备用 -《中华本草》

药材原始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地下茎有须状小根。茎直立,或下部伏地,有纵肋,是没有毛的。单叶互生;叶柄长2-3厘米,基部抱茎;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4厘米,宽3-7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心形略成耳状,全缘或近全缘,绿色,两面是没有毛的,基出5脉;茎端花序下的叶2片或3片,常于夏初变为白色。总状花序生在茎上端,与叶对生,长达14厘米;总花梗及花柄均有毛;花苞倒披针形,长约2毫米,边生细毛;花两性,无花被,出自花苞基部;雄蕊6,花丝与花药等长;雌蕊1,由4心皮联合而成,子房圆形,柱头4,向外反曲。蒴果成熟后顶端开裂。种子圆形。开花期间5-8月。结果期间6-9月。

本植物的根或茎(三白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

上一篇:龙胡须
下一篇:武山鸡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