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老
三叶老和半夏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三叶老在《本经》里就已经记载过,为天南星科半夏的块茎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在中医上认为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和作用,在食用三叶老需要注意的是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需要注意的是三叶老为含有毒性较强中药材,食用需要咨询医师。
三叶老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三叶老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对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都有良好的作用。
三叶老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的功效。主要作用为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食用三叶老对脾、胃、肺有好处,辛,性温和,有毒的中药材,切勿自行食用三叶老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本味药材用量在3-9克,将本味中药材做成丸剂或者散剂使用。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适量本味中药材,生品把药磨成粉末,再用水冲后服用,水调敷于患处,或用酒、醋调敷于患处。可以临床应用于治疗呕吐。如果干品较多也可以自行储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禁忌
《中华本草》
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血证及燥痰者禁服,孕妇慎服。半夏使用不当可引起中毒,表现为口舌咽喉痒痛麻木,声音嘶哑,言语不清,流涎,味觉消失,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出现喉头痉挛,呼吸困难,四肢麻痹,血压下降,肝肾功能损害等,最后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中药大辞典》
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
一、《本草经集注》射干为之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
三、张元素:诸血证及口渴者禁用。孕妇忌之,用生姜则无害。
四、《医学入门》凡诸血证及自汗,渴者禁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概况
生境分部野中药材植株生长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浙江等地;以四川产量大、质量好。
采收储藏
种子繁殖培育3年;珠芽繁殖培育在第2年,块茎繁殖春栽当年9月下旬至11月收获。挖取块茎,筛去泥土,按大、中、小分开,放筐内,于流水下用棍棒捣脱皮,也可用半夏脱皮机去皮,洗净,晒干或烘干。采收后就可以炮制药材了,继续了解三叶老炮制方法,一、生半夏拣去杂质,筛去灰屑。2.法半夏取净半夏,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根据其产地质量及其颗粒大小,斟酌调整浸泡日数。泡至10日后,如起白沫时,每半夏100斤加白矾2斤,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略晾。另取甘草碾成粗块,加水煎汤,用甘草汤泡石灰块,再加水混合,除去石灰渣,倒入半夏缸中浸泡,每日搅拌,使其颜色均匀,至黄色己浸透,内无白心为度。捞出,阴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矾2斤,甘草16斤,石灰块20斤3.姜半夏取拣净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斤,用生姜25斤,白矾12斤8两,夏季用14斤8两4.清半夏取拣净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加白矾与水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矾12斤8两,夏季用14斤8两5.《雷公炮炙论》:修事半夏四两,用捣了白芥子末二两,头醋六两,二味搅令浊,将半夏投于中,洗三遍用之,半夏上有鄛涎,若洗不尽,令人气逆,肝气怒满。6.陶弘景半夏,用之皆先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戟人咽喉。 -《中华本草》
药材原始形态
半夏,又名:三叶半夏。多年生小草本,高15-30厘米。块茎近球形。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6-2-3厘米,在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一年生的叶为单叶,卵状心形;2-3年后,叶为3小叶的复叶,小叶椭圆形至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长5-8厘米,宽3-4厘米,两侧的较小,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光滑是没有毛的。肉穗花序顶生,花序梗常较叶柄长;佛焰苞绿色,长6-7厘米;花单性,无花被,雌雄同株;雄花着生在花序上部,白色,雄蕊密集成圆筒形,雌花着中药材植株生长于雄花的下部,绿色,两者相距5-8毫米;花序中轴先端附属物延伸呈鼠尾状,通常长7-10厘米,直立,伸出在佛焰苞外。浆果卵状椭圆形,绿色,长4-5毫米。开花期间5-7月。结果期间8-9月。
备注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掌叶半夏的块茎,在江苏,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亦作半夏使用。与半夏的主要区别点为:掌叶半夏的块茎较大,通常直径3-4厘米;叶片掌状,有小叶9-11枚。掌叶半夏条。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