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额泡
打额泡和灯笼草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打额泡在《陆川本草》里就已经记载过,为茄科植物灯笼果的全草为茄种植物灯笼草的全株。在中医上认为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和作用。
打额泡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打额泡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感冒;喉痛;咳嗽;痄腮;天郊疮都有良好的作用。
打额泡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水。主治感冒发热、腮腺炎、支气管炎、急性肾盂肾炎、睾丸炎、泡疹、疖疮、疝气痛。的功效。主要作用为主治感冒发热、腮腺炎、支气管炎、急性肾盂肾炎、睾丸炎、泡疹、疖疮、疝气痛。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味道较苦,凉打额泡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本味药材用量在9-15克。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适量本味中药材,捣烂药材敷于患处或煎煮后洗于患处或身体即可。
概况
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广西。
采收储藏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原始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直立或披散,上有细棱,具短毛。单叶互生,或2片聚生;卵圆形至矩圆形,长3.5-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略呈心形或斜偏,边缘浅波状或有疏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脉上均被短茸毛,下面较密;叶柄长7-2-5毫米,被短茸毛。花单中药材植株生长于叶脓;花梗长4-5毫米,具短茸毛;花萼绿色,钟状,5浅裂,径3-4毫米,表面有5棱,具短茸毛;花冠黄色,短筒状,长约5毫米,5浅裂,裂片圆形,喉部内面带紫色;雄蕊5,花丝黄色,药蓝紫色,超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上位,2室,花柱浅黄色,柱头绿色,圆形。浆果圆形,直径约1厘米,黄色;宿萼在结果时膨胀成灯笼状,包围在浆果外面,但与果分离。开花期间6-7月。结果期间9月至10月。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