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绒草

火绒草

小火绒草和小火草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为菊科植物鼠曲火绒草的全草为菊科植物鼠曲火绒草的全草。在中医上认为具有清肝明目、驱虫消积、解毒生肌的功效和作用。

小火绒草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小火绒草具有清肝明目、驱虫消积、解毒生肌的功效。对角膜云翳;小儿腹泻;蛔虫病;感冒;咳嗽;疮疡久不收口都有良好的作用。

小火绒草具有清肝明目、消炎生肌、止咳驱虫。主治小儿腹泻、蛔虫症、感冒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角膜云翳;外用治外伤、疮疡久不收口。的功效。主要作用为主治小儿腹泻、蛔虫症、感冒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角膜云翳;外用治外伤、疮疡久不收口。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味道有点甜味甘、淡,属于性味平和的一味中药材小火绒草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本味药材用量在9-15克。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适量本味中药材,鲜品捣烂药材敷于患处。

概况

生境分部云南。

采收储藏

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原始形态

鼠曲火绒草 多年生草本,高2-10厘米。根状茎纤细,有多数疏散或较密集丛生的花茎和根出条。根出条纤细,有疏生的叶和顶生近莲座状的叶丛。花茎一分枝或基部有分枝,被绵状薄茸毛,下部有较密、上部有较疏的叶;节间长2-8毫米;基部叶在开花期间枯萎宿存。叶线形,长圆状或倒披针状线形,长8-11毫米,宽。

一、5-2.5毫米;基部叶和莲座状叶较小,长5毫米,宽。

一、5毫米,无柄,上面被蛛丝状毛,下面被白色或灰色茸毛;苞叶多数,与茎上部叶同形或稍宽,上面除基部被较下面更多的细绵毛外,被污黄绿色茸毛,下面被较密的灰白色茸毛,较花序稍长或长2倍,多少开展成密集的苞叶群。头状花序,径5-7毫米,1-3个,必集;总苞被灰黄色长柔毛;总苞片约3层,披针形,先端尖,常撕裂,深褐色,露出毛茸之上;小花异型,有少数雄花;花冠上部紫红色;雄花花冠细管关,上部四分之一钟状,裂片小;雌花花冠丝关;冠毛较花冠稍长,赭黄色,纤细,下部有细锯齿;雄花冠毛稍粗;不育的子房是没有毛的。瘦果稍有乳头状短毛。开花期间7-9月,结果期间9月至10月。

药材原始形态

鼠曲火绒草 多年生草本,高2-10厘米。根状茎纤细,有多数疏散或较密集丛生的花茎和根出条。根出条纤细,有疏生的叶和顶生近莲座状的叶丛。花茎一分枝或基部有分枝,被绵状薄茸毛,下部有较密、上部有较疏的叶;节间长2-8毫米;基部叶在开花期间枯萎宿存。叶线形,长圆状或倒披针状线形,长8-11毫米,宽。

一、5-2.5毫米;基部叶和莲座状叶较小,长5毫米,宽。

一、5毫米,无柄,上面被蛛丝状毛,下面被白色或灰色茸毛;苞叶多数,与茎上部叶同形或稍宽,上面除基部被较下面更多的细绵毛外,被污黄绿色茸毛,下面被较密的灰白色茸毛,较花序稍长或长2倍,多少开展成密集的苞叶群。头状花序,径5-7毫米,1-3个,必集;总苞被灰黄色长柔毛;总苞片约3层,披针形,先端尖,常撕裂,深褐色,露出毛茸之上;小花异型,有少数雄花;花冠上部紫红色;雄花花冠细管关,上部四分之一钟状,裂片小;雌花花冠丝关;冠毛较花冠稍长,赭黄色,纤细,下部有细锯齿;雄花冠毛稍粗;不育的子房是没有毛的。瘦果稍有乳头状短毛。开花期间7-9月,结果期间9月至10月。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

上一篇:大马桑叶
下一篇:马苋菜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