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菜

茯苓

茯苓菜和鱼眼草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茯苓菜在《滇南本草》里就已经记载过,为菊科植物小鱼眼草及菊叶鱼眼草的全草为菊科植物小鱼眼草或菊叶鱼眼草的全草。在中医上认为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明目的功效和作用。

茯苓菜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茯苓菜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明目的功效。对肺炎;肝炎;痢疾;消化不良;疟疾;夜盲;带下;疮疡。都有良好的作用。

茯苓菜具有活血调经、解毒消肿。用于月经不调、扭伤肿痛;外用治毒蛇咬伤、疔毒。的功效。主要作用为用于月经不调、扭伤肿痛;外用治毒蛇咬伤、疔毒。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味道较苦、辛,属于性味平和的一味中药材茯苓菜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本味药材用量在6-12克。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适量本味中药材,捣烂药材敷于患处,或煎煮后洗于患处或身体即可。

概况

生境分部中药材植株生长于山坡、路旁草丛中。

采收储藏

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原始形态

一、小鱼眼草,又名:白芽草、白顶草、翳子花、地细辛

一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茎略带紫色,密被白色柔毛。叶互生,倒卵形或矩圆状椭圆形,长3.5-7厘米,宽。

一、2-2.4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渐狭成耳形,边缘有不规则齿缺,在茎中部以下者,常成琴状羽裂,两面均被柔毛;无柄。头状花序极小,排列成圆锥花序,异型,球状或半球状;总苞不明显,苞片2列,卵状披针形或卵形,绿色,缘膜质,少被绒毛;花托半球形,具多数椭圆形突起;花管状,外缘为雌花,多列,花冠白色,圆锥形,先端2裂;中部为两性花,花冠绿黄色,钟状,先端4裂;雄蕊4,花药基部2齿裂;雌蕊I,花柱伸出花冠之外。瘦果扁平,无冠毛。开花期间春末至夏、秋。

中药材植株生长于溪边、路旁、山坡。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鱼眼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二、菊叶鱼眼草

二年生草本。形态与上种相似,但植株较大,高20-40厘米,茎部疏生白色柔毛。

药材原始形态

一、小鱼眼草,又名:白芽草、白顶草、翳子花、地细辛。

一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茎略带紫色,密被白色柔毛。叶互生,倒卵形或矩圆状椭圆形,长3.5-7厘米,宽。

一、2-2.4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渐狭成耳形,边缘有不规则齿缺,在茎中部以下者,常成琴状羽裂,两面均被柔毛;无柄。头状花序极小,排列成圆锥花序,异型,球状或半球状;总苞不明显,苞片2列,卵状披针形或卵形,绿色,缘膜质,少被绒毛;花托半球形,具多数椭圆形突起;花管状,外缘为雌花,多列,花冠白色,圆锥形,先端2裂;中部为两性花,花冠绿黄色,钟状,先端4裂;雄蕊4,花药基部2齿裂;雌蕊I,花柱伸出花冠之外。瘦果扁平,无冠毛。开花期间春末至夏、秋。

中药材植株生长于溪边、路旁、山坡。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鱼眼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二、菊叶鱼眼草

二年生草本。形态与上种相似,但植株较大,高20-40厘米,茎部疏生白色柔毛。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

上一篇:月桔
下一篇:乌鲭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