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全国中草药汇编》里面关于苦檀子的相关记录
拼音Kǔ Tán Zǐ
别名苦蚕子、冲天子
来源豆科鸡血藤属植物厚果鸡血藤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以根、叶及种子入药。根全年采,叶、种子夏秋采,晒干。
性味苦、辛,凉。有大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根皮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1)因本品毒性较大,常作外用,口服宜慎。中毒症状:呕吐,腹痛,眩晕,粘膜干燥,呼吸迫促,神志不清,对神经先兴奋后麻痹。解救方法:早期可考虑洗胃,给润滑保护剂,补充液体等对症治疗。但云南思茅曾用本品根2~3钱捣烂取汁水冲服,治疗急性胃肠炎,效果满意,有条件在严格观察下方可试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苦檀子的相关记录
拼音Kǔ Tán Zǐ
别名土大风子(《草木便方》),冲天子(《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苦蚕子、猪腰子(《贵州民间药物》),日头鸡(《四川中药志》)。
出处《草木便方》
来源为豆科植物厚果鸡血藤的种子或果实。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皮,将种子晒干。
生境分部生长于溪边、疏林下及灌木丛中。分布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主产四川、云南、贵州。此外,广西、广东亦产。
性状干燥种子,扁圆而略呈肾形;着生在荚果两端的种子,一面圆形,另一面平截;居于荚果中间的种子,两面均平截;长约4厘米,厚约3厘米。表面红棕色至黑褐色,有光泽,或带有灰白色的薄膜。脐点位于中腰陷凹处。子叶2片,肥厚,角质样,易纵裂;近脐点周围有不规则的突起,使子叶纵裂而不平。气微,味淡而后带窜透性的麻感。以皮红褐色、个大、无虫蛀者为好。
化学成分种子含鱼藤酮和拟鱼藤酮。根含鱼藤酮1.2%,树脂4%。
性味苦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杀虫,攻毒,止痛。治疥疮、癣、癞,痧气腹痛,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调敷。内服:研末或煅存性研末,3~5分;或磨汁服。
注意有毒,内服宜慎。
复方①治虫疮疥癣:苦檀子、花椒、苦参、藜芦、黄连、独脚莲。共研末,调香油搽。(《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里面关于苦檀子的相关记录
拼音Kǔ Tán Zǐ
英文名Thickfruit Millettia, Seed or fruit of Thickfruit Millettia
别名土大风子、冲天子、苦蚕子、猪腰子、日头鸡。
出处出自于《草木便方》。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厚果鸡血藤的种子。
原形态厚果崖豆藤 多年生攀援灌木,茎粗大。枝干圆柱形,幼枝时有疏绒毛。叶互生,具长柄,奇数羽状复叶,长30-50cm;小叶13-17,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4-16cm,宽3-4cm,先端钝,基部略圆形,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被锈黄色绢毛。圆锥花序腋生,长15-30cm,总花梗较叶柄长;花2-5朵簇生于序轴的节上;苞片卵圆形,少毛;萼钟形,5齿裂,裂片三角形,浅绿色,有短茸毛;花冠蝶形,花5瓣,紫红色,雄蕊10,单体,上部分离;雌蕊1,线形,花柱弯曲,柱头圆形。荚果厚,木质,卵球形或矩圆形,长至23cm,黄灰绿色,并有斑点,膨胀。种子1-5颗,肾形,长4cm,红棕色至黑褐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溪边、疏林下及灌木丛中。
性状性状鉴别 种子扁圆而略呈肾形,着生在荚果两端的种子,一面圆形,另一面平截;居于荚果中间的种子,两面均平截;长约4cm,厚约3cm。表面红棕色至黑褐色,有光泽,或带有灰白色的薄膜,脐点位于中腰陷凹处。子叶2片,肥厚,角质样,易纵裂;近脐点周围有不规则的突起,使子叶纵裂而不平。
化学成分种子含鱼藤酮(rotenone)和类鱼藤酮(rotenoids)。
性味苦;辛;性热;大毒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攻毒止痛;消积杀虫。主疥癣疮癞;痧气腹痛;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内服:研末或煅存性研末,0.9-1.5g;或磨汁。
注意有毒,内服宜慎。
各家论述1.《草木便方》:杀虫,攻毒。涂久NI,洗搽疥、癣、疳、癞。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