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丬草
山豆丬草和鱼鳖金星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山豆丬草在《纲目拾遗》里就已经记载过,为水龙骨科植物抱石莲的全草为水龙骨科植物抱石莲的全草。在中医上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消瘀、止血的功效和作用。
山豆丬草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山豆丬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消瘀、止血的功效。对小儿高热;痄腮;风火牙痛;痞块;臌胀;淋浊;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疔疮痈肿;瘰疬;跌打损伤;高血压;鼻炎;气管炎都有良好的作用。
山豆丬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化痰、凉血祛瘀。用于小儿高热、肺结核、内、外伤出血、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外用治疔疮肿毒。的功效。主要作用为用于小儿高热、肺结核、内、外伤出血、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外用治疔疮肿毒。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食用山豆丬草对肝、胃、膀胱有好处,味道有点甜味甘、味道较苦,寒性较大山豆丬草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本味药材用量在15-30克。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适量本味中药材,捣烂药材敷于患处。
药材原始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细弱,长而横走,疏被鳞片;鳞片淡棕色而薄,粗筛孔状,基部宽而有不整齐的分枝,上部钻形。叶有二型:营养叶倒卵圆形至矩圆状卵圆形,长1-2厘米,叶下疏被鳞片;孢子叶细长如舌形或匙形,长3-6厘米,宽不及1厘米,但常与营养叶同形;叶肉质,叶脉不明显。孢子囊群圆形,远离,上部常接合,沿中脉两旁成一行分布。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