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子连

荞子连

荞子连和赤胫散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荞子连在《植物名实图考》里就已经记载过,为蓼科植物赤胫散和缺腰叶蓼的全草为蓼科植物缺腰叶蓼或华缺腰叶蓼的全草。在中医上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舒筋的功效和作用。

荞子连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荞子连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舒筋的功效。对痢疾;泄泻;赤白带下;经闭;痛经;乳痈;疮疖;无名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劳伤腰痛都有良好的作用。

荞子连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急性胃肠炎、吐血咯血、痔疮出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外用治乳腺炎、痈疖肿毒。的功效。主要作用为用于急性胃肠炎、吐血咯血、痔疮出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外用治乳腺炎、痈疖肿毒。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微味道较苦、比较涩嘴,属于性味平和的一味中药材荞子连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本味药材用量在9-159,鲜品15-30克,或泡酒后适量饮用。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适量本味中药材.鲜品捣烂药材敷于患处,或研未调敷于患处,或醋磨搽,或煎水熏洗。

概况

生境分部.中药材植株生长于路边、沟渠、草丛等湿地或人工种植。中药材植株生长于海拔000m以下的山坡林下。山谷草地。

采收储藏

夏、秋采收,扎把晒干或鲜用。

药材原始形态

一、缺腰叶蓼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或茎细弱黄色,须根黑棕色。茎纤细,直立或斜上,稍分枝,紫色,有节及细白毛,或近是没有毛的。叶互生,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8厘米,宽3-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近截形常具2圆裂片,两面是没有毛的或有毛,上面中部有紫黑斑纹,具细微的缘毛;叶柄短,基部有耳状片;托叶鞘筒状,膜质,长达1厘米,有缘毛。头状花序,小形,通常数个中药材植株生长于枝条顶端;总花梗有腺毛;花被粉红色,沿背部为绿色,5深裂,裂片卵形,先端钝圆;雄蕊8,花丝比花被短;雌蕊1,子房上位,卵圆形,花柱细弱,由中部分为3裂,柱头圆球形。瘦果卵圆形,具3棱,基部圆形,长2-2.5毫米,黑色有细点。开花期间7-8月。

生路边、沟渠、草丛等阴湿处或人工种植。分布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及河南西部。

二、华缺腰叶蓼

主要特征为:叶片两面均被长柔毛;托叶鞘的缘毛甚短或近是没有毛的;总花梗具细柔毛而无腺毛。

生草丛、沟边阴湿处。分布云南、四川、湖北、湖南、陕西等地。

药材原始形态

一、缺腰叶蓼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或茎细弱黄色,须根黑棕色。茎纤细,直立或斜上,稍分枝,紫色,有节及细白毛,或近是没有毛的。叶互生,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8厘米,宽3-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近截形常具2圆裂片,两面是没有毛的或有毛,上面中部有紫黑斑纹,具细微的缘毛;叶柄短,基部有耳状片;托叶鞘筒状,膜质,长达1厘米,有缘毛。头状花序,小形,通常数个中药材植株生长于枝条顶端;总花梗有腺毛;花被粉红色,沿背部为绿色,5深裂,裂片卵形,先端钝圆;雄蕊8,花丝比花被短;雌蕊1,子房上位,卵圆形,花柱细弱,由中部分为3裂,柱头圆球形。瘦果卵圆形,具3棱,基部圆形,长2-2.5毫米,黑色有细点。开花期间7-8月。

生路边、沟渠、草丛等阴湿处或人工种植。分布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及河南西部。

二、华缺腰叶蓼

主要特征为:叶片两面均被长柔毛;托叶鞘的缘毛甚短或近是没有毛的;总花梗具细柔毛而无腺毛。

生草丛、沟边阴湿处。分布云南、四川、湖北、湖南、陕西等地。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

上一篇:田薯
下一篇:大叶半夏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