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子草
砂子草和山扁豆是同一种中药材,是后者的别名,也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叫法,砂子草在《救荒本草》里就已经记载过,为豆科植物含羞草决明的全株为豆科植物山扁豆的全株。在中医上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通便的功效和作用。
砂子草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华本草》上介绍砂子草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通便的功效。对黄疸、暑热吐泻、小儿疳积、水肿、小便不利、习惯性便秘、疔疮痈肿、毒蛇咬伤都有良好的作用。
砂子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肾炎水肿、口渴、咳嗽痰多、习惯性便秘、毒蛇咬伤。的功效。主要作用为用于肾炎水肿、口渴、咳嗽痰多、习惯性便秘、毒蛇咬伤。来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如何食用
食用砂子草对肝、肾、脾、胃有好处,味道有点甜味甘、微味道较苦,属于性味平和的一味中药材砂子草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每天本味药材用量在9-18克。外用,把药磨成粉末,再用水冲后服用,调敷于患处。
概况
生境分部中药材植株生长于山坡草丛、田野、路旁以及林下等处。
采收储藏
夏、秋季采收全草,扎成把,晒干。
药材原始形态
一年生或多年生半灌木状草本,高30-45厘米。茎细瘦,多分枝,被短柔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10厘米,叶柄基短;托叶2片,卵状披针形;小叶25-60对,镰状条形,长约3-4(-8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斜尖。夏季于叶液开花,单生或数朵排成短总状花序;花梗纤细,长约5毫米;萼片5,披针形;花瓣5,黄色,略长于萼,约7毫米,除顶端1片为宽倒卵形外,余均为倒卵形;雄蕊10,5长5短,相间而生。荚果扁平微弯,稍似扁豆,因而得名,长2.5-6厘米,先端短斜尖,基部长楔形,有时被短柔毛;内有种子约20粒。
药材原始形态
一年生或多年生半灌木状草本,高30-45厘米。茎细瘦,多分枝,被短柔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10厘米,叶柄基短;托叶2片,卵状披针形;小叶25-60对,镰状条形,长约3-4(-8)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斜尖。夏季于叶液开花,单生或数朵排成短总状花序;花梗纤细,长约5毫米;萼片5,披针形;花瓣5,黄色,略长于萼,约7毫米,除顶端1片为宽倒卵形外,余均为倒卵形;雄蕊10,5长5短,相间而生。荚果扁平微弯,稍似扁豆,因而得名,长2.5-6厘米,先端短斜尖,基部长楔形,有时被短柔毛;内有种子约20粒。
中药材别名就是同种药材不同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