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全国中草药汇编》里面关于虎掌草的相关记录
拼音Hǔ Zhǎnɡ Cǎo
别名溪畔银莲花、白花虎掌草、见风青、见风黄、蜜马常、汉虎掌、野棉花
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Buch.-Ham.,以根入药。秋季采根,洗净晒干。
性味辛、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牙痛,胃痛,急、慢性肝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1~3钱,水煎或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虎掌草的相关记录
拼音Hǔ Zhǎnɡ Cǎo
别名见风青、见风蓝、乌骨鸡(《贵州民间方药集》),羊九、狗脚迹(《贵阳民间药草》),土黄芩(《中国药植图鉴》),五朵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草玉梅的根或全草。夏季采全草,秋季挖根。
原形态草玉梅,又名:溪畔银莲花。
生境分部生于山沟、荒坡、路旁及疏林中。分布西藏、云南、四川、贵州、甘肃等地。
药理作用小鼠灌服虎掌草内酯有明显止咳作用(吸入二氧化硫引咳法),灌服虎掌草皂甙,祛痰作用非常显着(酚红法)。对离体豚鼠气管均无松弛作用。
性味苦辛,平,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舒筋。治喉蛾,痄腮,瘰疬结核,痈疽肿毒,疟疾,风湿疼痛,胃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鲜者0.5~1两);或浸酒。外用: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或煎汤含漱。
复方①治蛾子:虎掌草根及叶少许,捣绒,放患者口内含咽(不可久含,以免起泡,蛾子破即吐出)。(《贵州草药》)
备注本植物的根,在甘肃作白头翁使用,参见"白头翁"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虎掌草的相关记录
拼音Hǔ Zhǎnɡ Cǎo
英文名Brooklet Anemine Root, Root of Brooklet Anemone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虎掌草和小花虎掌的草的根。
原形态1.虎常草,多年生草本,高15-65cm。根茎稍斜生,直径0.8-1.4cm,外皮褐黑色。基生叶3-5;叶柄长5-22cm,有白色柔毛,基部有短鞘;叶片轮廓肾状五角形,长2.5-7.5cm,宽4.5-14cm,3全裂,中央全裂片宽菱形或菱状卵形,宽2.2-7cm,3深裂,深裂片上部有少数小裂片和牙齿,侧生全裂片不等2深裂,两面有糙伏毛。花葶1-3,聚伞花序一至三回分枝;苞片3-4,轮生,有柄,叶状,但裂片较狭,一回裂片多少细裂。花两性,直径2-3cm;萼片7-8,花瓣状,白色,倒卵形或椭圆形状倒卵形,长0.9-1.4cm,宽5-10mm,外面有疏柔毛,先端密被短柔毛;花瓣无;雄蕊多数,长约为萼片长之半;心皮30-60,无毛,花柱拳卷。瘦果狭卵形,长7-8mm,宿存花柱钩状弯曲。花期5-8月,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850-4900m的山地草坡、小溪边或湖旁。
性状1.性状鉴别 (1)虎掌草 根长圆柱形或类长圆锥形,稍弯曲,有的扭曲或分枝,长5-12cm,直径2-3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具不规则的裂纹及皱纹。根头部略膨大,有残留的叶基、茎痕及灰白色绒毛,并不许多呈纤维状的叶迹维管束及纤维束。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绿色。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分虎掌草根含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草玉梅皂甙(rivularinin),虎掌草皂甙(huzhangoside)A、B、C、D及皂甙(saponins)AR-1、AR-3。
药理作用1.止咳作用:小鼠服虎掌草内酯有明显止咳作用(吸入二氧化硫引咳法)。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4g,加水20ml,置热水浴中浸渍20-30min,滤过。取滤液5ml,置试管中,振摇1min,发生持久性的蜂窝状泡沫,再加碱或醋酸铅试液2-3滴,有类白色沉淀生成。
炮制切段、备用。
性味苦;辛;温;小毒
归经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舒筋;消肿止痛。主咽喉肿痛;痄腮;瘰疬结核;痈疽肿毒;疟疾;咳嗽;湿热黄疸;风湿疼痛;胃痛;牙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或煎汤含漱。
注意本品对皮肤刺激性大,接触时间过长,可致发泡。
复方治蛾子方《贵州草药》;治喉炎方《云南中草药选》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行经络,攻热毒,除胃痰。胃有痰毒,人多呢逆。消红肿痈疖疮疽,血风疥癞,痰疬结核,流痰横痃,外乳蛾、痄腮,内乳蛾、咽喉疼痛,牙根热毒。2.《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跌打损伤,可舒筋活血,强壮补虚。又治痢疾,外用治疔疮。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