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全国中草药汇编》里面关于黑血藤的相关记录
别名褐毛黎豆、肉麻绳、黑肉风、牛豆藤
来源豆科黑血藤Mucuna castanea Merr.,以老茎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海南。
性味涩,凉。
功能主治清肺热,止咳,舒筋活血。主治肺燥咳,咳血,腰膝酸痛,月经不调,贫血,萎黄病。
用法用量1~3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下是《中华本草》里面关于黑血藤的相关记录
拼音Hēi Xuè Ténɡ
英文名macrocarpa Nucuma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长荚油麻藤的老茎。
原形态长荚油麻藤 木质大藤本,长达70m。茎直径达25cm,有突起的褐色皮孔和纵棱,老茎常无毛。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8-13cm,叶轴长2-4.5cm,小叶柄长0.5cm,均被伏贴苍白或锈色毛;托叶密被毛,早落;项生小叶椭圆形、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10-19cm,宽5-10cm,先端微凹,基部近圆形;侧生小叶不对称,中脉偏向上缘,长10-17cm,基部截形或微心形;叶脉两面突起。总状花序生于老茎上,长5-23cm,有侧枝5-12,每枝有花2-3朵;花梗长达1cm,与花轴密被深褐色短柔毛,并杂有红褐色硬毛;苞片与小苞片早落;萼宽杯形,密被柔毛,萼管长0.8-1.2cm,宽1.2-2cm,萼齿三角形,最下的萼齿较长;花冠深红紫色,旗瓣先端圆形或微缺;雄蓝10,二体。荚果木质条形,近念珠状,长26-45cm,宽3-5cm,厚达1cm,密生锈色柔毛,有不规则皱纹。种子6-12颗,黑色,盘状,长宽见相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200m的山谷疏林中。
性状性状鉴别 藤茎呈圆柱形,稍扭曲,直径1-3.5cm。表面灰棕色至深褐色,具多数纵沟,皮孔椭圆形,横向排列,直径l-4mm;质坚硬,难折断。横切面韧皮部树脂状分泌物黑褐色,木质部黄褐色,导管孔洞状,放射状整齐排列,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数层同心性环,髓部细小。气微,味淡而微涩。
化学成分藤茎中含羽扇烯酮(lupenone),无羁萜(friede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5.22-豆甾二烯-3β-醇(△5.22stigmasten-3β-ol),二十四烷酸a-单甘油酯(tetracosano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二十五烷酸a-单甘油酯(pentacosana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和二十六烷酸a-单甘油酯(hexa-cosanaic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种子含L-多巴(L-dopa)4.39%。
性味苦;涩;性凉
归经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清肺润燥;通经活络。主贫血;有经不调;肺热燥咳;咳血;腰膝酸痛;风湿痹痛;手足麻木;瘫痪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炒热包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老茎:味涩、性凉。有补血、活血、通经壮骨的功能。用于风湿痹痛,贫血,萎黄病,月经不调,腰腿痛,瘫痪。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