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芭蕉根的相关记录
拼音Bā Jiāo Gēn
别名芭蕉头(《分类草药性》)。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根茎。全年可采。
原形态芭蕉(《汉书》文颖注),又名:巴且(《汉书》),天苴(《史记》徐广注),绿天、扇仙(《群芳谱》),香蕙、甘露树、大叶芭蕉。
生境分部多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分布山东以至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化学成分茎含水分14.86%、灰分1.82%、1%盐酸可溶物11.01%、粗蛋白质1.19%、粗纤维素49.69%。
性味①《本草备要》:"味甘,大寒。"
归经《本草撮要》:"入足太阴、厥阴经。"
功能主治清热,止渴,利尿,解毒。治天行热病,烦闷,消渴,黄疸,水肿,脚气,血淋,血崩,痈肿,疔疮,丹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捣汁涂或煎水含漱。
注意《得配本草》:"多服动冷气。胃弱脾弱,肿毒系阴分者禁用。"
复方①治消渴,口舌干燥,骨节烦热:生芭蕉根,捣绞取汁,时饮一、二合。(《圣惠方》)
备注本植物的叶(芭蕉叶)、花或花蕾(芭蕉花)、种子(芭蕉子)、茎汁(芭蕉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里面关于芭蕉根的相关记录
拼音Bā Jiāo Gēn
英文名Root of Japanese Banana
别名芭蕉头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根茎。
原形态芭蕉,多年生丛生草本,高2.5-4m。叶柄粗壮,长达30cm;叶片长圆形,长2-3m,宽25-30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花序顶和,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内10-16朵,2列;合生花被片长4-4.5cm,具5(3+2)齿裂,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先端具小尖头。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cm,具3-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黟 以,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mm。花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秦岭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多地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炎热的气候,忌严寒。宜选择排水良好、肥力充足、水分适度的地块栽培。
化学成分茎含水分14.86%、灰分1.82%。1%盐酸可溶物11.01%、粗蛋白质1.19%、粗纤维素49.69%。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胃;脾;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渴;利尿。主热病;烦闷消渴;痈肿疔毒;丹毒;崩漏;淋浊;水肿;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2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涂;或煎水含漱。
注意《本草用法研究》:“阳虚脾弱无实热者,忌用。”
各家论述1.《食疗本草》:主黄疸。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