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药大辞典》里面关于叶上珠的相关记录
拼音Yè Shànɡ Zhū
别名阴证药、大部参(《植物名实图考》),叶上花(《峨嵋药植》),叶上果(《中国药植图鉴》)。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西藏青荚叶或中华青荚叶的叶和果实。夏季或初秋叶片未枯黄前,将果实连叶采摘,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①青荚叶(《植物名实图考》),又名:绿叶托红珠。
性味苦辛,平。
功能主治治痢疾,便血,痈疖疮肿,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8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痢疾;叶上珠、马齿苋、肥猪苗、薤白。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以下是《中华本草》里面关于叶上珠的相关记录
拼音Yè Shànɡ Zhū
英文名Leaf and fruit of Chinese Helwingia, Leaf and fruit of Himalayan Helwingia, Leaf and fruit of Japanese Helwingia
别名阴证药、大部参、叶上花、叶上果、大叶通草、转竺、小录果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西域青荚叶或中华青荚叶的叶或果实。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2m。嫩枝绿以或紫绿色,叶痕显着。叶互生;叶柄长1-5cm;托叶线状分裂;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罕为卵状披针形,长3-13cm,宽1.5-9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锯齿,近基部有刺状齿。花雌雄异株;雄花约5-12朵形成密聚伞花序;雌花具梗,单生或2-3朵簇生地叶上面中脉的中部或近基部;花瓣3-5,三角状卵形;雄花具雄蕊3-5,生地花盘内侧;雌花子房修下位,3-5室,花柱3-5裂。核果近球形,成熟后黑色,具3-5棱。花期4-5月,果期8-9月。本种与青荚叶的区别为:叶厚纸质,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8cm,宽2.5-5cm,先端尾状渐尖;托叶常2-3裂,稀不裂。花期4-5月,果期8-10月。本种与前2种的区别为:叶革质或近于革质,稀纸质,叶柄长3-4cm;托叶纤细;叶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15cm,宽0.4-2cm,边缘具稀疏线状细齿。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300m以下的林中或林缘较阴湿处。生于海拔1700-3300m的林中或林缘。生于海拔1000-2000m的中山林下。
栽培生物学特性 ⑴青荚叶 喜阴凉湿润的气候。以疏松富含腐殖质土壤栽培为宜。
性状性状鉴别 ⑴青荚叶 叶片叶卵状或卵状椭圆形,长3-12cm,宽1.5-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表面主脉处,有的可见球形黑褐色的果实,具3-5棱;下表面主脉明显。质较脆。气微,味微涩。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解毒。主感冒咳嗽;风湿痹痛;胃痛;简疾;便血;月经汪调;跌打瘀肿;骨折;痈疖疮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云南中草药》: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1.《峨嵋药植》:清火。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