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追风散
处方:川乌(炮.一两) 石膏(另研.一两) 防风(去芦.一两) 甘草(炙.二两) 白僵蚕(炒.去丝.二两) 全蝎(去尾.二两) 荆芥(二两) 川芎(一两) 麝香(另研.一两)
功能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疼目眩,鼻塞声重,皮肤瘙痒,口角牵引,妇人血风,及一切头风并治之。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服临卧,茶汤调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追风散
处方:川乌(去皮脐)、附子(去皮脐)、白附子、白花蛇(酒浸.去皮骨)、丹砂(研),各一两。蝎稍、麝香(研),各三分。腻粉(研.一分)、南星(去脐.一两)。
炮制:上并生用,捣罗六味为细末,入别研药和匀,磁盒收。
功能主治:治一切急风,角弓反张,四肢抽掣,牙关紧急,骨节疼痛,及破伤风。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至一钱,豆淋酒或煎葱白酒下。口噤者用少药揩牙即开,为妙。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追风散
处方:川乌(炮.去皮.脐.尖)、防风(去芦.叉)、川芎(洗)、白僵蚕(去丝.嘴.微炒)、荆芥(去梗)、石膏(煅.烂研)、甘草(炙),各一两。白附子(炮)、羌活(去芦.洗)、全蝎(去尾针.微炒)、白芷、天南星(炮)、天麻(去芦)、地龙(去土.炙),各半两。乳香(研)、草乌(炮.去皮.尖)、没药(细研)、雄黄(细研),各一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年深日近,偏正头痛。又治肝脏久虚,血气衰弱,风毒之气上攻头痛,头眩目晕,心忪烦热,百节酸疼,脑昏目痛,鼻塞声重,项背拘急,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及一切头风。兼治妇人血风攻注,头目昏痛,并皆治之。常服清头目,利咽膈,消风壅,化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入好茶少许同调,食后及临睡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追风散
处方:白僵蚕(去丝.嘴.炒)、全蝎(微炒)、甘草(炙)、荆芥,各二两。川乌(炮.去皮脐)、防风(去芦.叉)、石膏(研),各四两。川芎三两,麝香(研)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年深日近,偏正头痛。又治肝脏久虚,血气衰弱,风毒之气上攻头痛,头眩目晕,心忪烦热,百节酸疼,脑昏目痛,鼻塞声重,项背拘急,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及一切头风。兼治妇人血风攻注,头目昏痛,并皆治之。常服清头目,利咽膈,消风壅,化痰涎。
清头目,利咽膈,消风壅,化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好茶调下,食后,临卧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追风散
处方:川乌(炮,去皮、脐、尖)防风(去芦、叉)川芎(洗)白僵蚕(去丝、嘴,微炒)荆芥(去梗)石膏(煅、研)甘草(炙)各30克 白附子(炮)羌活(去芦,洗,锉)全蝎(去尾针,微炒)白芷 天南星(炮)天麻(去芦)地龙(去土,炙)各15克 乳香(研)草乌(炮,去皮,尖)没药(细研)雄黄(细研)各7.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祛风邪,清头目,利咽膈,化痰涎。治新久偏正头痛,头晕目眩,心悸烦热,百节酸疼,鼻塞声重,项背拘急,或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入好茶少许同调,食后及临睡前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瑞竹堂经验方》卷三:追风散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牙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川椒50粒,用水2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乘热漱口,吐去药。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三
《普济方》卷五十三:追风散
处方:藜芦 雄黄 川芎 白芷 石菖蒲 全蝎 藿香 薄荷 鹅不食草(无则可加龙脑少许)苦丁香各等分 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耳聋闭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鼻中。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三
《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三:追风散
处方:川乌(炮,去皮、脐)草乌 僵蚕 全蝎 白附子 南星 天麻 白芷 川芎 羌活 防风 荆芥 石膏 甘草 地龙(去土)乳香 没药 雄黄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搜风化痰,通络止痛。治偏正头痛,痛连于脑,有牵引感,发则目不能睁,眩晕不能起床。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入好茶少许,临卧时开水调服。
摘录:《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