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疮对于我们来说,它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但很多人都对黄水疮不太了解。那么黄水疮症状是什么呢?那么黄水疮是怎么引起的呢?黄水疮怎么治呢?带着这些疑问,跟着药师一起去下面的文章中看看吧!
方一
[药物] 蒲公英30克,地丁30克,黄芩15克,苦参(或黄柏)15克。
[制法] 加水适量煎煮,去渣。
[用法] 洗涤患处。如周身皆有,可将上方药量加倍,煎水洗涤。每日1-2次。洗后勿用清水或肥皂水再洗。如破渍较甚者,可加用丝瓜叶,捣烂,调金黄散,外敷患处,每日1次。用于脓疱疮(即黄水疮)、脓皮病、湿疹感染等。
[出处] 《小儿外治疗法》。
方二
[药物] 漏芦45克,生甘草45克,槐白皮45克,五加皮45克,白蔹45克,白芨藜120克。
[制法] 上药共研粗末,每次用150克、以水8碗,煎至5碗,去药渣。
[用法] 淋洗烂疮。用于深部脓疱疮、下肢丹毒。
[出处] 《医宗金鉴》。
方三
[制法] 上药加水2000毫升,煮沸。
[用法] 待温,洗患处,每日2—3次。用于黄水疮初起。
[出处] 《华佗神方》。
黄水疮的症状
1.大疱性脓疱疮好发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初起为散在的水疱,1~2天后水疱迅速增大,疱液由清亮变浑浊,脓液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形积脓现象,为本型脓疱疮的特征之一。疱壁薄而松弛,破溃后显露糜烂面,干燥后结黄色脓痂。有时在痂的四周发生新的水疱,排列呈环状,称为环状脓疱疮。患者自觉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
2.非大疱性脓疱疮好发于颜面、口周、鼻孔周围、耳郭及四肢暴露部位。表现为在红斑基础上发生薄壁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周围有明显红晕。脓疱破后,脓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痂,痂不断向四周扩张,可相互融合。自觉瘙痒,常因搔抓将细菌接种到其他部位,发生新的皮疹。结痂一周左右自行脱落痊愈,不留瘢痕。重症患者可并发淋巴结炎,发热等。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大家应该对黄水疮有所了解了吧。其实有了黄水疮的情况,我们并不用慌张,也不要为它而苦恼,按照文章的办法来做,应该可以对黄水疮的症状有所缓解。希望药师的文章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