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间期出血如果出现出血期长,血量增多,不及时治疗,进一步发展可致崩漏。那么,这种病症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治疗的偏方又有什么?经间期出血的诊断依据是什么?赶紧来看看吧!
治经间期出血(肝郁脾湿)方
处方:白芍、白术、生地、仙鹤草各15克,当归、丹皮、香附、车前子、山栀子各12克,苍术、牛膝各9克,黄柏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运脾止血。用于治疗经间期出血,中医辨证属肝郁脾湿型。症见两次月经之间有少量阴道流血,无血块,或有赤带,或有赤白带,心烦易躁,胸胁不适,神疲,四肢酸楚,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或黄白腻,脉细弦。
治经间期出血(气血亏虚)方
处方:党参、黄芪各20克,熟地、金樱子、仙鹤草、杜仲、白术各15克,茯苓、当归、白芍、紫河车各12克,大枣、川芎各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益气血i滋养冲任。用于治疗经间期出血,中医辨证属气血亏虚,冲任不足型。症见两次月经问期出血、血量少、质清稀,或淡红白带,头昏眼花,精神不振,气短懒言,双下肢无力,舌质淡,苔薄润,脉细弱或脉细小。
治经间期出血(肾阳虚)方
处方:仙茅10克,仙灵脾、枸杞子、鹿角胶(烊化)各12克,黄芪20克,艾草炭、大枣各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补肾阳,固摄止血。用于治疗经间期出血,中医辨证属肾阳虚型。症见月经间期出血,量少或多,经血淡无血块,腰酸乏力,面色无华,畏寒肢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经间期出血的诊断依据
1.多见于育龄妇女。尤多见于产后或流产后。
2.周期性经间期出血,血量甚少,或表现为白带挟血,伴轻微腰腹痛。
3.月经周期正常,妇科检查无特殊异常。
4.基础体温测定显示,低高温相交替时出现少量阴道出血。
结语:以上介绍的几种能够有效治疗经间期出血的偏方,效果都还是蛮不错的,如果你也想通过偏方来帮助自己治疗经间期出血的话!以上推荐的几种偏方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赶紧按照以上的偏方试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