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茅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仙茅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石蒜科植物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的干燥根茎。李时珍释其名曰:“其叶似茅,久服轻身,故名仙茅。”

  【药材历史考证】仙茅的始载本草为《雷公炮炙论》。《本草图经》曰:“今蜀川、江湖、两浙诸州亦有之。叶青如茅而软,复稍阔,面有纵理,又似棕榈。至冬尽枯,春初乃生。三月有花如栀子黄,不结实。其根独茎而直,旁有短细根相附,肉黄白,外皮稍粗,褐色。”并附有“江宁府仙茅”图。《本草纲目》曰:“四五月中抽茎四五寸,开小花深黄色,六出。”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仙茅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多年生草本。根茎圆柱状,直径约1cm,垂直向下生长。叶基生,3~6片;叶片线形至披针形,长10~90cm,宽5~25m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成短柄或近无柄。花茎长6~7cm,大部分藏于鞘状叶柄基部之内,被毛;苞片披针形,长2.5~5cm,具缘毛;总状花序多少呈伞房状,通常具4~6朵花;花梗长约2mm;花被裂片6,黄色,长圆状披针形,长8~12mm,宽2.5~3mm;雄蕊6,长约为花被裂片的1/2,柱头3裂;子房狭长,顶端具长喙。花果期4~9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10cm,直径0.4~1.2cm。表面棕色或褐色,粗糙,有细孔状的须根痕及横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灰白色或棕褐色,近中心处色较深。气微香,味微苦、辛。

  【药材显微鉴定】横切面:木栓细胞3~10列。皮层宽广,偶见根迹维管束,皮层外缘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内皮层明显。中柱维管柬周木型及外韧型,散列。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黏液细胞,类圆形,直径60~200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长50~180μm。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药材理化鉴定】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中加热回流提取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仙茅苷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一甲醇一甲酸(1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铁氰化钾-2%三氯化铁溶液(1:1),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生境分布】生于山林中、草地及荒坡上。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台湾、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

  【采集加工】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须根,洗净,干燥。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性能功用】辛,热;有毒。归肾经、肝经、脾经。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用于阳痿精冷,筋骨痿软,腰膝冷痹,阳虚冷泻。内服:3~9g,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附注】置干燥处贮藏,防霉,防蛀。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