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桔梗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 (Jacq.) A. DC.的干燥根。李时珍释其名曰:“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

  【药材历史考证】桔梗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嵩高山谷及冤句。二、八月采根,暴干。”《本草经集注》云:“桔梗,近道处处有,叶名隐忍,二、三月生,可煮食之。桔梗疗蛊毒甚验,俗方用此,乃名荠苨。今别有荠苨,能解药毒,所谓乱人参者便是,非此桔梗,而叶甚相似,但荠苨叶下光明、滑泽、无毛为异,叶生又不如人参相对者尔。”《新修本草》云:“人参苗似五加,阔短,茎圆,有三、四桠,桠头有五叶,陶引荠苨乱人参,谬矣。且荠苨、桔梗,又有叶差互者,亦有叶三四对者,皆一茎直上,叶既相乱,惟以根有心无心为别尔。”《本草图经》曰:“今在处有之,根如小指大,黄白色,春生苗,茎高尺余,叶似杏叶而长椭,四叶相对而生,嫩时亦可煮食之,夏开花紫碧色,颇似牵牛子花,秋后结子,八月采根,细锉,暴干用。叶名隐忍,其根有心,无心者乃荠苨也。”《本草纲目》将桔梗与荠苨分为两条,认为两者性味功效皆不同。《植物名实图考》曰:“桔梗处处有之,三四叶攒生一处,花未开时如僧帽,开时有尖瓣,不钝,似牵牛花。”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其正品来源与今所用桔梗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根胡萝卜状,外皮淡黄褐色。茎直立,高20~120cm,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通常不分枝或有时上部分枝。叶通常4枚轮生,稀互生,无柄或有极短的叶柄;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长2~7cm,宽0.5~3.5cm,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圆钝,上面无毛而绿色,下面常无毛而有白粉,有时脉上有短毛或瘤突状毛,边缘有细锯齿。花单朵顶生,或数朵集成假总状花序,或有花序分枝而集成圆锥花序;花萼钟状,被白粉,裂片5,三角形或狭三角形,有时齿状;花冠宽钟状,长15~40mm,蓝色或紫色,先端5浅裂,裂片三角形;雄蕊5,离生,花丝基部扩大成片;子房半下位,5室,柱头5裂。蒴果球状或倒卵球状,长10~25mm,直径约10mm,顶端5瓣裂。种子多数,黑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有分枝,略扭曲,长7~20cm,直径0.7~2cm。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具扭纵皱沟,并有横长的皮孔样斑痕及支根痕。上部有横纹。有的顶端有较短的根茎或不明显,其上有数个半月形茎痕。质脆,断面不平坦,形成层环棕色,皮部类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黄白色。气微,味微甜后苦。

  【药材显微鉴定

  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有时残存,不去外皮的有栓皮层,细胞中含草酸钙小棱晶。皮层窄,常见裂隙。韧皮部乳管群散在,壁略厚,内含微细颗粒状黄棕色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呈放射状排列。薄壁细胞含菊糖。

  2.本品干药材的直接切片,用稀甘油装置,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扇形或类圆形的菊糖结晶。

  【药材理化鉴定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草丛、灌丛中或林下。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全国大部分地区常见栽培。主产于华东等地的称南桔梗,主产于华北、东北等地的称北桔梗。

  【采集加工】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饮片鉴别】本品为斜椭圆形或不规则薄片,外皮多已除去或偶有残留。切面皮部淡黄白色,较窄;形成层环纹明显,淡褐色;木部宽,有较多裂隙。质脆,易折断。气微,味先甘而后苦。

  【性能功用】苦、辛,平。归肺经。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内服:3~9g。水煎服。

  【附注】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