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中药材名】党参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 Modesta (Nannf.)L.T.Shen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
【药材历史考证】党参原为人参的混用品。《本草经集注》在人参条下云:“上党郡在冀州西南,今魏国所献即是,形长而黄,状如防风,多润实而甘。俗用不入服。”据以上本草所述形态特征考证,与现今党参相符,为古代人参的混用品。党参一名的始载本草《本草从新》云:“按古本草云:参须上党者佳。今真党参久已难得,肆中所市党参,种类甚多,皆不堪用。唯防风党参,性味和平足贵,根有狮子盘头者真,硬纹者伪也。”其所述“真党参”系指古代产于山西上党(今山西长治)的五加科人参。由于该地区的五加科人参逐渐减少乃至绝迹,后人遂用其他药材形态类似人参的植物混用之,并沿用了“上党人参”的名称。至清代医家已清楚地认识到混用品与人参的功用不尽相同,并逐渐将形似防风、根有狮子盘头的一类独立出来作为新的药材品种,名之“党参”。《本草纲目拾遗》引《翁有良辨误》云:“党参功用,可代人参,皮色黄而横纹,有类乎防风,故名防党。江南徽州等处呼为狮头参,因芦头大而圆凸也,古名上党人参。产于山西太行山潞安州等处为胜,陕西者次之,味甚甜美,胜如枣肉。”以上所述,正是现今党参。《植物名实图考》对党参的形态有详尽记载:“党参,山西多产。
长根至二三尺,蔓生,叶不对,节大如手指,野生者根有白汁,秋开花如沙参,花色青白,土人种之为利。”据以上图文考证,与今所用党参一致。
【植物形态鉴定】
1.党参: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及特异臭气。根常肥大呈纺锤形或纺锤状圆柱形,较少分枝或中部以下略有分枝,肉质,顶端有膨大的根头,具多数瘤状茎痕。茎缠绕,疏生白色粗糙硬毛,长约1~2m,直径2~3mm,有多数分枝。叶互生,或在小枝上近于对生;叶柄长5~25mm,有疏短刺毛;叶片卵形或狭卵形,长1~6.5cm,宽0.8~5cm,先端钝或微尖,基部截形或近心形,边缘有波状钝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疏或密被贴伏的长硬毛或柔毛,少为无毛。花单生于枝端,有梗;花萼贴生至子房中部,筒部半球形,5裂,裂片宽披针形或狭矩圆形,长10~20mm,宽约6~8mm,顶端钝或微尖,边缘波状或近全缘;花冠宽钟状,长约20~23mm,直径18~25mm,黄绿色,内面有明显紫斑,先端5浅裂,裂片正三角形,全缘;雄蕊5,花丝中部以下扩大;子房半下位,3室,胚珠多数,花柱短,柱头3,柱头有白色刺毛。蒴果圆锥形。种子多数,卵形,细小,棕黄色。花果期7~10月。
2.素花党参:与党参主要区别特征:全株近于光滑无毛。花萼裂片较小,长约10mm。
3.川党参:与同属植物主要区别特征:茎缠绕。叶互生,或仅在小枝上近于对生;叶片基部楔形或较圆钝。花萼几乎完全不贴生于子房上;花冠钟状,5浅裂。
【药材性状鉴定】
1.党参:呈长圆柱形,稍弯曲,长10~35cm,直径0.4~2cm。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渐稀疏,有的达全长的一半,栽培品环状横纹少或无;全体有纵皱纹及散在的横长皮孔样突起,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质稍硬或略带韧性,断面稍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皮部淡黄白色至淡棕色,木部淡黄色。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2.素花党参(西党参):长10~35cm,直径0.5~2.5cm。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根头下致密的环状横纹常达全长的一半以上,断面裂隙较多,皮部灰白色至淡棕色,木部淡黄色。
3.川党参:长10~45cm,直径0.5~2cm。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有明显不规则的纵沟。质较软而结实,断面裂隙较少,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
【药材显微鉴定】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至10数列,外侧有石细胞,单个或成群。皮层窄。韧皮部宽广,外侧常现裂隙,散有淡黄色乳管群,并常与筛管群交互排列。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成放射状排列。薄壁细胞含菊糖。
【生境分布】党参生于山地林边或灌丛中;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河南、云南、四川、西藏等省区;全国各地有大量栽培。素花党参生于山地林下、林边或灌丛中;分布于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川党参生于山地林边或灌丛中;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及陕西等地,现已有大面积栽培。
【采集加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能功用】甘,平。归脾经、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内服:9~30g。水煎服。本品不宜与藜芦同用。
【附注】置阴凉干燥处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