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中药材名】荆芥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
【药材历史考证】荆芥,原名假苏,其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而荆芥之名的始载本草《吴普本草》云:“叶似落藜而细,蜀中生啖之。”《新修本草》云:“此药即菜中荆芥是也。”《本草图经》曰:“假苏,荆芥也。生汉中川泽。今处处有之。叶似落藜而细,初生辛香可啖。人取作生菜。”并附有成州(今甘肃成县)假苏和岳州(今湖南岳阳市)荆芥图。李时珍《本草纲目》曰:“荆芥原为野生,今为世用,遂多栽莳。二月布子生苗,炒食辛香,方茎细叶,似独帚叶而狭小,淡黄绿色。八月开小花,作穗成房,房如紫苏房,内有细子如葶苈子状,黄赤色,连穗收采用之。”根据以上本草所述及《本草图经》附图考证,与现今药用荆芥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有强烈香气。茎直立,四棱形,基部通常微红色。叶对生,常为指状三裂,裂片披针形,长15~20mm,宽2~4mm,全缘,中间裂片较大,两侧裂片较小,两面均被白色柔毛,下面具凹陷腺点。花为轮伞花序,多密集于枝端,形成间断的穗状花序,长2~13cm;小苞片极小,线形;花萼管状钟形,长约3mm,直径1.2mm,被灰色疏柔毛,具15脉,萼齿5,三角状披针形;花冠青紫色,长约4.5mm,冠檐二唇形,上唇先端2浅裂,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2强,花药蓝色;子房4纵裂,花柱基生,柱头二歧。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长约1.5mm,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1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茎呈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长50~80cm,直径0.2~0.4cm;表面淡黄绿色或淡紫红色,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对生,多已脱落,叶片3~5羽状分裂,裂片细长。穗状轮伞花序顶生,长2~9cm,直径约7mm。花冠多脱落,宿萼钟状,先端5齿裂,淡棕色或黄绿色,被短柔毛;小坚果棕黑色。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药材显微鉴定】本品粉末黄棕色。宿萼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腺鳞头部8细胞,直径96~112μm;柄单细胞,棕黄色。小腺毛头部1~2细胞;柄单细胞。非腺毛1~6细胞,大多具壁疣。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粘液化,胞腔含棕色物。内果皮石细胞淡棕色,垂周壁深波状弯曲,密具纹孔。纤维直径14~43μm,壁平直或微波状。
【药材理化鉴定】取本品粗粉0.8g,加石油醚(60℃~90℃)20ml,密塞,时时振摇,放置过夜,滤过,滤液挥散至1ml,作为供试品液。另取荆芥对照药材0.8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一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0cm,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的5%硫酸乙醇溶液,于105℃加热约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或山谷、林缘。分布于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贵州、四川等省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云南等地有栽培。
【采集加工】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饮片炮制】
1.荆芥: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2.荆芥穗:摘取花穗。
3.荆芥:炭取荆芥段,照炒炭法炒至表面黑褐色。
4.芥穗:炭取净荆芥穗,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
【性能功用】辛,微温。归肺经、肝经。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内服:4.5~9g。水煎服。
【附注】置通风干燥处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