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的鉴别方法

【鉴别药材名】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的来源】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本草品种考证】冬虫夏草的始载本草《本草从新》释其名日:“冬虫夏草,四川嘉定府所产者佳,云南、贵州所产者次之。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土俱化为草。”《本草纲目拾遗》云:“出四川江油县化林坪,夏为草,冬为虫。”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本品即为今之冬虫夏草。

【植物形态鉴别】子实体从寄主的头部生出,通常单一,偶有2~3个者,呈细长棒球棍状,长4~11cm,下面不育柄部分长3~8cm。上面膨大部分为子座,近圆筒形,长1.5~3.5cm,直径2~4mm,表面灰棕色,密生多数子囊壳,每子囊有8个线形孢子;幼时内部充塞,成熟后中空。冬虫夏草的形成:夏季,子囊孢子成熟时,由子囊内射出后分裂成小段,每段萌发时产生芽管,侵入寄主幼虫体内生长,染病幼虫钻入土中,冬季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幼虫死亡形成菌核。虫体实际上成了培养基,菌丝破坏了幼虫体内器官,但虫体的角皮尚基本完整无损。翌年夏季,自幼虫尸体的头部长出子实体

【冬虫夏草的性状鉴别】本品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3~8m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cm,直径约3m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昧微苦。

【冬虫夏草的显微鉴别】子座头部横切面:子囊壳大部分陷入子座内,先端突出于子座之外,大小为250~280um×90—150um,每一个子囊壳内有多数线形的子囊,大小为120~160um×2.5—4um,子囊内有数个具有横隔膜的子囊孢子。

【生境分布】寄生在高海拔的高山草甸地带鳞翅目的幼虫上。分布于四川、青海、西藏、甘肃、贵州、云南、湖北、山西等省区。

【采集加工】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6~7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性能功用】甘,平。归肺、肾经。补肺益肾,止咳化痰。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内服:3~9g,水煎服;或研末服。本品系平补之药,疗效缓慢,须长期服用方能见效。

附注 1.置凉干燥处贮藏。

2.冬虫夏草的伪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麦角菌科真菌亚香棒虫草Cordyceps hawkesii Gray的子座及寄主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在安徽、湖南、湖北、河南等地曾混作冬虫夏草药用。据湖南省药检所报道,本品日服4.5g,普遍出现不良反应,以头昏、恶心、呕吐为突出。连服两个月时,则出现白血球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趋势。

②麦角菌科真菌香棒虫草Cordyceps barnesii Thwaites的子座及寄主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在河南曾混作冬虫夏草药用。

③麦角菌科真菌凉山虫草Cordyceps liangshanensis Zang,Hu et Liu的子座及寄主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在四川等地曾混作冬虫夏草药用。

④唇形科植物地蚕Stachus geobombycis C.Y. Wu及其同属植物的地下块茎曾在我国部分地区充作冬虫夏草药用。

⑤另有不法药贩将黄豆粉或淀粉用模具压制再染色后充作冬虫夏草(人工虫草)。这些伪制虫草因用模具压成,故样品大小、色泽均基本整齐一致,如有差异,则亦为人工伪造所致。

以上5种冬虫夏草正品及伪品药材检索表:

1.植物地下块茎纺锤形,两头略尖,具4~15个环节,节上可见点状芽痕和须根痕——地蚕

1.由子座及其寄主幼虫尸体组成的复合体。

2.外表光滑,折断面加碘试液即变成蓝色,外表颜色易洗掉——人工冬虫夏草

2.外表有皱纹,遇碘试液不变色,外表颜色不易洗掉。

3.子座寄生于金龟子幼虫头部长出,头部有一对鳌牙——香棒虫草

3.子座寄生于鳞翅目幼虫头部长出,虫体似蚕。

4.虫体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冬虫夏草

4.虫体表面棕黑色或黑褐色。

5.子座长5~8cm,子囊壳埋生于子座内——亚香棒虫草

5.子座长20~30cm,子囊壳突出于表面着生——.凉山虫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