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种类真假鉴别(图片)

本品为干燥的枝叶。原植物系桑寄生科寄生性常绿小灌木,均为野生。其根生在寄主的枝节上,由寄主皮部抽茎而出。多由飞禽传播种子繁殖。能寄生于多种树木上,常见的有榆、杨、椴、榉、枫、槐、榛(zhēn)、樟、朴、栗、李、桃、杏、柿等多种。商品寄生分为两种,即南方所产之桑寄生(广寄生)及北方所产所产之槲寄生(北寄生、柳寄生),二者均简称为寄生。目前大部分地区均应用槲寄生并称之为“桑寄生”(市场上亦多将槲寄生称之为“桑寄生”,而将桑寄生称之为“广寄生”。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已将桑寄生与槲寄生分列为两种药材,但功效主治记载均相同),仅小部分地区习惯用桑寄生。二者功效相同可同等入药。惟四川有一种寄生,形状似槲寄生,但又与槲寄生不同。

桑寄生(广寄生)

产地:主产于广西容县及广东等地。此外,云南、贵州、四川山区及江西南昌、九江等地区亦产。

产季:全年皆可采收。以早春或冬季12月至翌年1月采收,质量为佳。

产地加工:用竹竿捆以镰刀将桑寄生从树上割下,除去粗大枝梗,晒干即可。也有称鲜时切成小短咀或片后晒干的。

性状鉴别:本品茎枝呈细长圆柱形,似桂枝,有5分枝,长约30厘米以上,直径约0.5~1厘米。表面红褐色或灰褐色。有无数细小色浅的斑点(皮孔),嫩枝有棕褐色细毛。质坚而有弹性,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不整齐,有红棕色边,中层色较浅显粉性,有圆心(髓);质老的显放射状花纹(射线)。叶多脱落,留存的叶互生或对生,有柄,卵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无锯齿,黄褐色,极有光泽,被细毛,似革质而脆。无臭,味涩。

品质优劣:以枝细、质嫩、红褐色,叶未脱落者为佳。

效用:补肝肾,祛风湿,通经催乳,安胎。治风湿弊、腰膝痛、血虚、筋骨不利、金疮、崩中、胎漏。贮藏:放置凉干燥通风处保存。

1、桑寄生

槲寄生(北寄生、柳寄生)

产地:主产于河南、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及内蒙古等地,此外,山西、甘肃、江苏、福建、四川等地亦产。产季:多于12月至翌年2月采收。

产地加工:同桑寄生(只江苏有地区将鲜寄生放沸水内煮少时后晒干,此法虽易晒干但颜色发黄,质量不及生晒者佳)。

性状鉴别:本品茎枝呈圆柱形,秃净。长约30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黄绿或黄棕色,有明显的节,。每节长3~5厘米,节上分枝二叉或三叉。全体显皲纹。体轻有弹性。横断面不整齐,有纤维抽出,外层黄色,中心浅黄绿色,呈放射状花纹。叶对生于分叉之顶端,易脱落,叶片呈倒披针形。长3~5厘米,宽0.5~1.5厘米。颜色与茎枝相同,两面均显皲纹,可见较明显的叶脉三条。叶厚而柔,革质,微有光泽。无臭,味微苦,嚼之发粘。

品质优劣:以枝细嫩、色黄绿、叶未脱落、嚼之发粘者为佳。效用,贮藏皆同桑寄生。

槲寄生出现的问题多是人为加重粉、掺染色的白芍须根、掺树枝等问题。

2、槲寄生个子

3、槲寄生饮片与掺在其中的染色的白芍须根

4、槲寄生与掺入的树枝子

【地区习惯用药】

四川有一种寄生似槲寄生,但茎极扁。绿褐色。全体具纵棱线。质坚,断面外围绿色,中心黄色,多无放射状花纹。味微苦,嚼之有纤维而不粘。当地亦作桑寄生入药。市场亦有此种寄生,产地多在云南,市场上习称此种为柳寄生。

5、市场上习称的柳寄生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