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宋·《嘉禧本草》,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能,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等病症。藿香价格查询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属多年生草本,均为栽培,喜生于温暖润湿、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
【鉴别要点】
三种不同产地的广藿香,以石牌藿香产期长、加工讲究,具有茎壮形矮,枝叶密被毛茸,气清香醇为优;高要藿香产期稍短,而体形略大,叶质稍薄,气香而不醇,质亦尚可;海南藿香则产期较短、加工粗放,因而枝条弯曲,气香而浊,质较逊。
【名典鉴别】
1、宋·掌锡禹曰:“按南州异物志云:藿香出海边国,形如都梁,叶似水苏,可着衣服中。嵇含南方草木状云:出高趾、九贞、武平、兴古诸地,吏民自种之,榛生(泛指丛生……),五六月采。曰干乃芬香。”
2、苏颂曰:“藿香岭南多有之,人家亦多种。二月生苗,茎梗甚密,作丛,叶似桑而小薄、六月七月采之,须黄色乃可收。”
3、明·《本草蒙筌》载:“藿香。岭南郡州,人多种莳。七月收采,气甚芬香。市家多掺棉花叶、茄叶假充,不可不细择尔。拣去枝梗入剂。”
4、李时珍曰:“藿香方茎有节中虚,叶微似茄叶。洁古、东垣惟用其叶,不用枝梗。今人并枝梗用之,因叶多伪故耳。”
5、清·《本草从新》:“藿香出交广,方茎有节,叶微似茄叶。古唯用叶,今枝梗亦用,因叶多伪也。”
【快速鉴别】
1、石牌藿香:种植13个月后采收,加工时采用“顺枝闷香”工序,是广产藿香佳品。主产广州,市郊石牌、索下及邻近的乡村。形状是全草长30~80cm,多分枝,主茎粗短,直径1.5~2.5cm,茎枝略呈方柱形,四角钝圆,直径0.4~1cm,表面灰棕色或灰绿色,老茎坚硬,木质。茎枝折断后中间有白髓,似海绵状。叶对生,完整叶片卵状长椭圆形,边缘具钝锯齿,干后皱缩。叶片脱落较少,叶质稍厚,色鲜,呈黄绿色或金黄色,习称“金花叶。”枝叶密被毛绒,气清香醇,味甘淡,无苦涩。
2、高要藿香:种植约9个月后采收,亦有“顺枝闷香”工序,品质亦佳。主产高要、肇庆、云浮、湛江、电白等地。形状是主茎粗长,枝叶稍稀疏,体形较大,长100cm左右。叶片脱落稍多,叶质略薄,表面黄色或灰色。枝条顺直,质稍松,断面髓部略大,气香而不醇,味甘淡,微涩。
3、海南藿香:种植时间较短,两年内采收3次或一年内采收2次,采收后晒干,无“顺枝闷香”工序,质量稍逊。主产海南万宁等地。形状是主茎粗短,分枝多,长50~100cm以至100cm以上。叶片脱落较多,叶质较薄,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枝条多弯曲,质较松,断面髓部较大,气香而浓浊,味微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