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中药材名】佛手
【佛手的来源鉴别】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 的干燥果实。因其果实先端呈手指状分裂,故名佛手。
【佛手的历史考证】佛手,原名佛手柑。其始载本草为《滇南本草》。李时珍《本草纲目》日:“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呼为佛手柑。”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佛手相符。
【植物形态鉴别】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枝有短硬棘刺,嫩枝略带红紫色。单叶互生;叶柄长3~6cm,无叶翼;叶片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6cm,宽2.5~7cm,先端钝,有时凹缺,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锯齿,具半透明油腺点。花单生、簇生或为总状花序;花萼杯状,5浅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数;雌蕊1,子房椭圆形,上部窄尖。柑果卵形或长圆形,顶端分裂如拳状,或张开似指状,其裂数代表心皮数,表面橙黄色,粗糙,果淡黄色。种子数粒,卵形,先端尖,有时不完全发育。花期4~5月,果熟期10~12月。
【佛手的性状鉴别】本品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常皱缩或卷曲。长6~10cm,宽3~7cm,厚2~4mm。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梗痕。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
【佛手的显微鉴别】果皮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方形或长方形的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有时可见气孔,中果皮薄壁细胞圆形或类圆形,近外果皮的2~3列细胞较小,壁略厚,内含草酸钙棱晶,长10~26um,宽6~16um;外侧有大形油室1(~2)列,椭圆形或圆形,径向270~600um,切向180~450um;中果皮内侧散有较多的细小维管束及橙皮苷结晶。果皮内层1列排列整齐的细小薄壁细胞,其内的组织多颓废。果实顶端指尖分枝的横切面,可见导管内或少数薄壁细胞中含有黄色簇针状橙皮苷结晶。本品粉末淡棕黄色。中果皮薄壁组织众多,细胞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壁不均匀增厚。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不规则多角形,偶见类圆形气孔。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多角形的薄壁细胞中,呈多面形、菱形或双锥形。
【佛手的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少许进行微量升华,可得黄色针状或羽毛状结晶。结晶加95%乙醇溶解后滴于滤纸上,于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有紫色荧光。(检查香豆精类化合物)
2.取本品0.5g,加乙醇适量浸提,滤过,滤液加镁粉少量,混匀,滴加浓盐酸数滴,溶液呈橙色。(检查黄酮类)
3.取本品0.5g,加5%冰醋酸适量浸提,滤过,滤液加溴水数滴,可见溴水褪色。(检查内酯类)
【生境分布】多栽培于庭园或果园。产于广东、浙江、江西、福建、云南、四川等省区。
【采集加工】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
【性能功用】辛、苦、酸,温。归肝经、脾经、肺经。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满,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内服:3~9g,水煎服。或切片泡茶饮。
【附注】置阴凉干燥处贮藏,防暑,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