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的鉴别方法

【别名】

白芍(浙江)、亳白芍(安徽)、金芍药(《图经》)。(近期白芍价格查询 )

【来源】

本品为毛莫科(Ranunculaceae)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 CT1-37-1,2)。

【产地分布】

主产于浙江东阳、磐安、缙云,四川中江、渠县、铜梁,安徽亳县、涡阳等地,产于浙江者习称“杭白芍”或“东白芍”产于安徽者习称“亳白芍”产于四川者习称“川白芍”均为栽培品。销全国并出口。贵州遵义、毕节、湄潭,云南昆 明、曲靖,甘肃平凉、华亭、渭源、漳县,安徽铜陵、南陵、泾县等地有野生,分别称为“贵州白芍” “云白芍” “西白芍”等。主产于湖南邵阳、涟源、双峰、湘潭、郴州等地者,习称“湖南白芍”多自产自销。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挖生长3-4年植物的根,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炮制品种】

取原药材拣去杂质,粗细分档,用清水浸2-8h,洗净,捞起,中途淋水,待润透后切片,片厚约3mm,晒或烘干,筛去灰屑,为“生白芍”。

取白芍片用麸皮拌炒或清炒至微黄色,为“炒白芍”(每10kg药材用麸皮1kg)。

取白芍片,加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为“酒白芍”(每10kg药材用黄酒1kg)。

取白芍片,用米醋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为“醋白芍”(每100kg药材用米醋15kg)。

取白芍片,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为“白芍炭”。

【性状鉴别】

1、药材

呈圆柱形,平直或略弯曲,两端平截;长5-18cm,直径1-2.5cm;表面米白色或淡红棕色,全体光洁或有纵细纹及皱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颗粒状,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 微,味微苦、酸。

2、白芍片

为圆形片,厚约3mm,外表类白色或微带红色,切面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质细腻坚实;气微,味微苦、酸。

3、炒白芍、醋白芍或酒白芍

特征同上,外表黄色或棕黄色,气味各不相同。

4、白芍炭

外表黑褐色,折断面棕色。

【规格等级】

商品分白芍、杭白芍等规格,一般按大小分等。

1、白芍

圆柱形,直或稍弯,去净栓皮,两端整齐。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质坚实体重,断面类白色。

一等:长8cm以上,中部直径1.7cm以上,无芦头、花麻点、破皮、裂口、夹生。

二等:长6cm以上,中部直径1.3cm以上,间有花麻点。

三等:长4cm以上,中部直径0.8cm以上,间有花麻点。

四等:长短粗细不分,兼有夹生、破 皮、花麻点、头尾、碎节或未去净栓皮。

2、杭白芍

圆柱形,条直,两端切平。表面棕红色或微黄色。质坚体重,断面米黄色。无枯芍、户头、栓皮、空心。

一等:长8cm以上,中部直径2.2cm以上。

二等:长 8cm以上,中部直径1.8cm以上。

三等:长8cm以上,中部直径1.2cm以上。

四等:长 7cm以上,中部直径1.2cm以上。

五等:长7cm以上,中部直径9mm以上。

六等:长短不 分,中部直径8mm以上。

七等:长短不分,中部直径5mm以上,间有夹生、伤疤。

3、亳白芍

呈圆柱形或弯曲。长10-17cm,直径0.7-1.8cm。外表类白色或略带红棕色,较粗糙,不太光洁。质坚,较杭白芍轻,断面灰白色或类白色,细腻,粉性大。其余特征与杭白芍相同。

4、川白芍

呈圆柱形,或略呈圆维形,多弯曲。长10-17cm,直径0.7-1.8cm。 表面粉红色,光洁无沟纹,有棕色下陷的细根痕。质坚体重,断面粉红色,细腻光润。 其余特征与杭白芍相同,但味稍浓。

5、湖南白芍

根条不顺直,稍弯曲,大小近川白芍,两端渐细,中部稍粗,表面浅棕色,有粗糙的纵皱纹及须根痕。质坚硬,断面类白色,菊花心明显。气微,味微苦、酸。

6、出口品

按亳白芍规格。条直,长5.5-13cm,粗细均匀,两端切平整齐,内外色泽洁白、光亮。体重,无空心、断裂痕。按直径分等。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糊化淀粉团块甚多,草酸钙簇晶有时排列成行,或1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壁厚,微木化,具大的圆形纹孔(图1-43)。

【理化鉴别】

1、化学定性

(1)取粉末5g,加醋酸50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10ml,加硫酸4-5滴,先显黄色,渐变成红色、紫色,后呈绿色。

(2)取粉末0.5g,置试管中微加热,则有细微黄色结晶性升华物集于管壁,加水10ml及0.1mo1/L氢氧化钾0.5ml溶解,滤过,滤液中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则呈淡赤褐色。

(3)取粉末5g,煮沸滤过,滤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呈暗紫色反应。

2、薄层色谱

(1)取粉末0.5g,加乙醇5ml,冷浸24小时,滤过,取滤液5ml点样于硅胶G薄层 板上,以氯仿-甲醇-醋酸乙酯(8:4:1)为展开剂,氨气熏,展距18cm。用新配制的茴香醛-甲醇-硫酸(5:80:15)为显色剂,喷雾后90°C烘5分钟,芍药苷显深紫色。

(2)取粉末0.5g,加乙醇10ml,密塞,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蒸干,残渣加乙醇1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加乙醇溶解,制成每1mg/ml的对照溶 液。取上述2种溶液各10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访-甲醇-醋酸乙酯(8:4:1)展开,在氨蒸气饱和下,展开15cm,喷以10%硫酸溶液,于100°C加热约5分 钟,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色斑点。

(3)取粉末1g,加乙醇10ml,浸渍72小时,上清液点硅胶HF254 CMC-Na薄层板 上,以氯仿-甲醇(3.5:1)展开,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芍药苷在蓝绿色背景下呈褐紫色斑点。

  •  标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