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鉴别】
呈圆盘形,盘径17cm~34cm,全体具鳞片。头在中央稍向上,呈扁三角形,吻端向上突出,习称“翘鼻头”。眼后至颈侧有1条黑色斑块,口宽大,上颚有1对毒牙。背部红棕色,有24个灰白色菱方形斑纹,习称“方胜纹”。腹部灰白,鳞片较大,有多数类圆形黑斑,习称“连珠斑”。内表面黄白色,可见脊椎骨及肋骨。尾部骤细而短,末端有一长三角形角质鳞片,习称“佛指甲”。气腥,味微咸。
【药材蕲蛇】以头尾齐全、条大、花纹明显、内壁洁净者为佳。
骨骼特征:鼻骨背面观近长方形,前端略凹陷,后端钝圆。额角近于正方形,长宽略相等。躯椎的棘突高,有的微后倾,前缘平直,后缘略向前凹。全部躯椎均具椎体下突,且同形呈尖刀形向后斜伸,尖端远远超出椎体后隆面。
【显微鉴别】
取背鳞1片,用水装置。观察外表面:鳞片呈深棕色或黄棕色,密布乳头状突起,乳突呈类三角形、类卵形或不规则形,内含颗粒状色素。此特征为本品粉末鉴定的重要依据。
背鳞横切面观:部分真皮和表皮向外乳头状突出,使外表面呈波浪形,突起部考,试大网站收集的真皮含较多色素。内表面较平直,无乳头状突起。
粉末:淡黄色或黄白色。
① 角质鳞片近无色或淡黄色,侧面观具半圆形或乳头状突起;表面观呈类圆形或类多角形隆起,复瓦状排列,布有淡灰色或淡棕色细颗粒状物。
② 表皮表面观细胞界限不清楚,密布暗棕色色素颗粒,多聚集成不规则网状或分枝状。
③ 横纹肌纤维较多,多呈薄片状,边缘较平直,有细密横纹,明暗相间;横断面圆形或类椭圆形,有小孔或裂隙。
④ 骨碎片呈不规则碎块,骨陷窝类圆或梭形,大多同方向排列,骨小管较细,有的表面可见细密的斜行交错纹理。
【成分】
蛇体主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头部毒腺中含多量出血性毒,少量神经性毒,微量的溶血成分及促进血液凝固成分。
蛇毒为乳白色半透明的粘稠液体。主含凝血酶样物质、酯酶及三种抗凝血活酶。凝血酶样(thrombine like)成分为糖蛋白,由17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33500,总糖量为13.2%,精氨酸酯酶,去纤酶等。抗凝血成分为糖蛋白,由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20650,含糖量为2%。溶纤维蛋白成分为酸性蛋白,分子量24100.尚含鸟嘌呤核苷及微量元素Zn、Mn、Fe、Ca、Mg、Cu、Mo、Co、P、Si等。
【理化鉴别】
① 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电泳 具体方法和图谱见乌梢蛇项下。结果:蕲蛇一级带二条,二级带三条,三级带二条,其特征能区别于其他蛇类。
② 紫外光谱 粉末分别用石油醚和无水乙醇浸泡,具体方法见乌梢蛇项下。结果醚浸液在202.8nm,醇浸液在216.2、234.8、240.8、251.4、258.4nm处有吸收峰。其特征,能区别于其它常见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