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根指从三七根上剪下的较细文根,习称绒根。
三七出自《本草纲目》:释名山漆、金不换。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三七参。
三七起源于2亿5千万年前第三纪古热带的残余植物。三七对生长的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适宜于冬暖夏凉的气 候,不耐严寒与酷热,喜半阴和潮湿的生态环境。故其分布范围仅局限于中国西南部海拔1500米-1800米,北纬23.5°附近的狭窄地带,包括云南省文山州和广西与文山交界的几个地方。云南省文山州为原产地和主产地。据有关文献记载,三七使用历史近600年,栽培历史近500年。
三七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四十种大宗大药材品种之一,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三七自古就有止血神药的美称。由于三七独特明显的功效,不断被拓展用途,保健、化工、医疗用量持续上升,尤其是我国进入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相关研发产品层出不穷,且需求量巨大,广西梧州田七牙膏、云南白药集团、天津天仕力、广州白云山、玉溪维和、珍宝岛制药、上海华宇等企业都是三七的大用户代表。年需要量已经接近8000吨,用量仍处于上升趋势。
三七9月份为产新旺季,为阴性植物,喜散射光,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温凉的气候,对空气湿度、土壤含量、土壤水分有严格的要求。生长周期长,休眠期短,一般生长三年,其中育苗一年,定植两年后采挖。三七11-12月种子成熟,一般随采、随处理、随播种,不宜久放,如果1-2天播不完,要妥善保存。一般情况下,三年生三七亩产150-190公斤,每亩可得三七花20千克,但如果遭遇旱、涝、虫病灾害,产量减少。
三七从播种到采收的三年中,生产和生长环节很多,管理细节复杂,人力和资金投入大,从选地整地、除草和培土、淋水、排水、搭棚与调节透光度、调节湿度和温度、追肥、打薹、防治病害、虫害等一系列过程,三年所需投入成本近一万元。旱、涝、冻、虫病等灾害频发,生产难以保证。
三七生长周期长,生产不稳定,气候病虫的影响更增加了生产的不确定性,用量在不断增加,关注力很强,人气浓重,是重资金关注的对象,也是众多散户跟踪的目标。三七生产周期明显,行情波动频繁,而且高低落差巨大,高变化幅度可达十多倍。受2010高价的影响,三七的未来将更难平静。本品属于含糖类,受潮易发霉、虫蛀。